20 岁小伙健身两个月 “肾虚”!医生:很多人都做错了

“医生,我就是想瘦点、练点肌肉,怎么肾就出问题了?” 前不久,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肾内科诊室里,20 多岁的小王(化名)拿着检查单,满脸困惑。

原来,小王为了快速瘦身塑形,几个月前报名参加健身,之后每天把牛肉、鸡胸肉当主食,米饭等淀粉类食物几乎不吃,还逼着自己每天走 3 万步以上,运动量远超身体承受能力。这样的 “减肥健身计划” 他坚持了两个月。

可就在小王满心期待减肥效果时,却突然发现尿液中出现了很多难以消散的细小泡沫,这让他心头一紧,十分不安。小王赶忙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蛋白尿,肌酐值也已升高 —— 他已经出现了肾功能损伤。

“像小王这样的情况,门诊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以年轻人居多,特别是减肥、健身人群。” 接诊的肾内科刘卫华副主任医师解释,大量高蛋白食物进入人体后,要通过肾脏代谢排出,长期过量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正常功能,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而剧烈运动后若未及时补水,会让肾脏 “雪上加霜”,尤其对已有轻度肾损伤的人来说,风险更高。

想护肾?先避开这 4 个 “坑”

刘卫华提醒大家,平时应避开这些伤肾 “雷区”:

别把高蛋白食物当 “减肥药”

健康人群每天可按 “每公斤体重 1 克蛋白质” 摄入,比如 60 公斤的人,每天吃 60 克蛋白质(约等于 1 个鸡蛋 + 150 克鸡胸肉 + 200 毫升牛奶),再搭配蔬菜、主食,营养才均衡。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会使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增多,肾脏作为主要排泄器官,需超负荷工作来处理这些代谢废物,长期如此会损害肾脏功能。过高的蛋白质摄入还会超出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形成蛋白尿,持续的蛋白尿会进一步损伤肾脏的滤过功能。

运动别 “硬撑”

像每天走 3 万步、突然高强度 “撸” 铁等,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运动要循序渐进,累了就休息,出汗多了及时补水。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血管收缩。这使得肾脏的血液灌注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无法正常地进行代谢废物的清除和水分、电解质的调节。长期如此,肾脏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过度运动还会引起横纹肌溶解。当肌肉过度疲劳、受损时,横纹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等物质会释放到血液中。这些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由于其分子较大,容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别乱用药、乱吃保健品

某些止痛药、感冒药,还有一些不明成分的保健品、草药,可能含有肾毒性成分,长期或过量服用会伤肾。用药前要咨询医生,别自己 “混搭” 吃药。

警惕 “三无” 美白产品

应慎用 “三无” 美白面膜,此类产品可能非法添加汞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通过皮肤吸收,损伤肾脏。

定期做这些检查

肾脏是个 “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刘卫华建议民众,尤其是健身、减肥、长期服药的人群,一定要做好 “早筛”:定期查尿常规,及时发现蛋白尿、血尿等早期肾损伤信号,建议每年至少查 1 次,高危人群每 3-6 个月查 1 次。此外,体检时可抽血检查肌酐、尿素氮等,了解肾脏滤过功能,有异常及时找肾内科医生评估。

健身和减肥本身是为了追求健康和良好的体态,但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尤其是肾脏这个重要器官。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健身和日常生活,保护好自己的肾脏,拥有真正健康的生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