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租赁江湖:从日赚两万到价格腰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怎样了?​​


一、从春晚到赛场,人形机器人突然爆火

今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在舞台上跳起舞蹈,瞬间点燃了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紧接着,杭州举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上,宇树G1机器人以灵活的拳法、闪避动作再次登上热搜。

京东数据显示,宇树G1售价9.9万元,截至目前已售出1000多台,原本”售罄”的状态改为”正常售卖”,但交付周期从45天延长至60天。创始人王兴兴坦言:”订单需求非常旺盛,但产能跟不上。”

旺盛的需求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租赁。由于购买成本高、交付周期长,不少早期拿到货的买家开始将机器人出租给展会、商场、婚礼等场景,赚取高额租金。


二、租赁市场疯狂:日租最高2万,有人靠它月入百万

春节后,闲鱼、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涌现大量租赁帖子。”最好的时候,猪都能接到单子。”一位租赁商向虎嗅表示。

巅峰时期,一台宇树G1的日租金高达1.2万-1.8万元,甚至2万元。二手市场更是疯狂,原价9.9万元的G1被炒到近20万元。一场展览门票卖七八十元,却能吸引上万人围观。

环梦科技是最早吃到红利的团队之一。原本做话剧和舞台剧的他们,去年底转型做机器人展览,短短几个月就在杭州、青岛、宁波等地举办多场巡展。”一场净利润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面面透露。

阿猛则是从电商转型的租赁商。他花18万元(接近官方价两倍)抢到一台G1,很快接到一个20万元的大单,几天就回本。五一假期期间,他在宁波宠物博览会上租出两台机器人(G1+两台机器狗),单日租金高达2.5万元。


三、市场迅速降温:价格腰斩,竞争内卷

然而,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

3月市场最火爆,4月价格开始下滑,5月后明显降温。如今,G1的日租金已跌至6000-8000元,甚至5000元也能租到。

原因主要有两个:​

  1. 玩家激增,市场饱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租赁市场,导致订单被稀释。
  2. 机器人功能单一,猎奇心理消退。观众最初对机器人表演感到新奇,但随着了解加深,发现它们只能做几个固定动作,实用性有限。

“现在同行群里有500人,几乎都是做租赁的,客户反而少了。”阿猛说。


四、租赁商的转型尝试:定制化、整活模式

面对市场降温,一些租赁商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环梦科技选择”整活”模式——不再接零散订单,而是为大客户提供整套机器人展览服务。”比如客户想办一场机器人展会,我们提供20-30种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狗、机械臂等,还配备操作员。”面面表示,这种模式节省了人力成本,利润更稳定。

阿猛则尝试定制化服务。他新下单了两台宇树G1 EDU版本(支持二次开发),计划找第三方公司定制新功能。”比如让机器人跳更多舞蹈,或者增加互动游戏。”他认为,未来能提供更多功能的租赁商更有竞争力。


五、行业反思:技术瓶颈与长期价值

尽管市场降温,但从业者对未来仍持乐观态度。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问题在于功能太单一,但现在能做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给租赁市场带来新的机会。”面面说。

阿猛也表示:”最起码这个月行情还好,下个月再说。”他更关注短期回本,而非长期市场走向。

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真正爆发可能要等到技术成熟,比如能真正替代人力做一些基础工作(如物流、家政等)。在那之前,租赁市场仍会是一个”赚快钱”的窗口,但波动性极大。​


结语:从疯狂到理性,租赁江湖仍在继续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经历了从疯狂到冷静的快速转变。早期玩家靠信息差和高需求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市场饱和,竞争加剧,价格回落,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未来,谁能提供更多功能、更稳定的服务,谁才能在这个赛道上走得更远。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盲目入局的风险正在加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