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装饰了你的梦,你成为了 AI 的韭菜”。

2025 年高考期间,1335 万考生踏入考场,接受命运的考验。若以参加高考学生平均年龄 18 岁计算,他们是第一批被 AI 深度影响的高考生 ——2022 年 OpenAI 走红时,这批学生刚进入高中。
作为影响全国上千万家庭的标准考试,即便在 “双减” 和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高考家庭仍不惜投入重金,只为孩子能考入理想大学。从私教补课到 AI 学习机,再到 AI 志愿填报,高考考核内容和志愿填报等标准化、结构化知识,让 AI 成为企业盈利的 “神器”。
AI 高考中的大赢家
高考首日,多家媒体利用大模型对语文作文、数学、英语作文进行同步 “高考” 实测。DeepSeek 成为本年度国产大模型的 “高考数学状元”,讯飞星火数学以 1 分之差位居第二,不过在语文作文和英文作文评测中,讯飞星火得分第一。
以 2025 年新高考 I 卷数学为基础,IT 之家联合高中数学教研专家对六大国产推理模型以及 OpenAI o3 进行实测,DeepSeek R1 考分高达 143 分,讯飞星火 141 分。新京报则选择 2025 年高考英语北京卷作文题目,用六款国产深度推理模型产品测试,讯飞星火 X1 排名第一。
AI 大模型在 2025 年高考测试中成绩斐然,尤其是数学,最低分也达到 115 分,近乎优秀。这并不意外,高考作为标准化考试,有标准答案参考,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对 AI 而言是有限数据,任何模型只要定向训练,都易取得高分。
令人不解的是,知名度不及其他 AI 大模型的讯飞星火为何能在 AI 高考中脱颖而出?原因在于,讯飞星火背后的母公司科大讯飞深耕教育最早,积累的教育 “语料” 最为丰富,而其他大模型多为通用型。
科大讯飞早在 2017 年就将 AI 与教育结合,2019 年推出 AI 学习机,2023 年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当其他 AI 公司还在探索商业化场景时,科大讯飞 2024 年智慧教育业务收入已高达 72.29 亿元,同比增长 29.94%。其中,2024 年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销量增长超 100%,2025 年 Q1 AI 学习机销量近乎翻番。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表示,公司将深度推理模型应用于学习机,实现个性化辅学。科大讯飞不仅通过售卖学习机 “收割” 考生,还抓住政府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契机,拿下大量 G 端项目。北京评选的 29 所人工智能示范校中,有 25 所采用了科大讯飞的解决方案,实现校内 “收割”。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科大讯飞发布基于讯飞星火 X1 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如今,考生被 AI 学习机、AI 智能导师等产品包围,对企业而言,AI 蕴藏着巨大商机。
志愿填报的暴利与 AI “助攻”
除了高考学习和辅导,AI 在高考志愿填报领域也让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6 月 2 日,高考志愿填报网红老师、抖音粉丝超 2600 万的张雪峰在直播间鞠躬,哽咽宣布暂停直播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网上出现了。”
按常理,高考结束后的 6 – 7 月是售卖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黄金期,张雪峰此前已安排员工加班,准备大赚一笔,却突然退出 “直播”。有说法称,这是因为他在高考志愿填报上获利丰厚,触动了众多人的利益。
张雪峰的高考填报志愿生意究竟多赚钱?有人截图显示,他在 2024 年 3 小时内售卖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 GMV 达 2 亿元。2025 年春节放假前,张雪峰在直播间透露,公司 350 人左右,1 天发放了 2000 万元年终奖,人均 5.7 万元。2025 年 5 月底,某银行表示,“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 1000 万元以上,存量私行客户新增资金 500 万元以上”,可为客户子女提供谷歌、中金、微软等名企实习机会,引发众怒。而张雪峰早在直播间表示,如果女儿成绩不佳,随便上个本科,毕业后安排进银行工作,“我女儿要是进银行工作,我就往她银行存 1 个亿!” 他还透露,自己有两家公司,每家长期存款超 1 亿元。
出身黑龙江小镇的张雪峰,竟凭借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赚取上亿元收入,令人震惊。事实上,张雪峰在 2016 年靠一段《7 分钟解读 34 所 985 高校》视频意外走红前,只是一名普通的 “考研导师”,这段视频让他发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红利。而 AI 的出现,让张雪峰在直播间面对众多高考考生家长时更加游刃有余。据公开资料,2020 年 7 月,张雪峰被阿里旗下夸克邀请在高考直播间辅导志愿填报。蓝鲨财经社了解到,夸克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免费,吸引了大量高考考生使用,成为夸克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应用(现称智能体),每到高考季都会被推到超级框最前面。
全国有 3117 所高校,本科 816 个专业,专科 751 个专业。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仅凭人工筛选,即便资深老师也觉棘手,但对 AI 来说却轻而易举。张雪峰深知高考家长的志愿报考需求,夸克等 AI 工具成为他提高服务效率、获取暴利的手段。
看到 AI + 高考志愿填报的商机,腾讯旗下 AI 应用 QQ 浏览器也加入战局。5 月 23 日,QQ 浏览器发布 Agent(智能体)产品 ——“AI 高考通”,依托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基于近 9 年高考真题、2800 余所院校、1600 多个专业信息等知识库,以及院校比较、专业分析、AI 志愿填报等核心工具能力,打造从备考到志愿填报的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
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AI 确实能给出合理的填报建议。但鉴于国人对 AI 的认知和信任程度有限,蓝鲨财经社认为,更具价值的模式或许是将已建立信任的高考志愿填报老师(专家)与夸克、QQ 浏览器 AI 高考通等工具相结合,以 AI 工具 + 服务(高考志愿填报)的模式快速变现。夸克、QQ 浏览器可搭建开放平台,招募更多高考志愿填报师(专家)入驻,基于其 AI 能力,为广大高考家长提供服务,平台则可收取流量广告费或志愿填报服务分成。
AI 全面 “入侵” 高考
从高考复习、冲刺,到高考辅导,再到高考志愿填报,AI 已无处不在。它成为高考这一全球最大标准化考试的 “生产力工具”—— 考生用它提高学习效率,老师用它提升辅导效果,家长用它提高高考志愿填报成功率,少走弯路。而基于 AI 能力提供学习机、智能导师、高考志愿填报等产品、服务和方案的科大讯飞、QQ 浏览器、夸克等公司,则借此赚钱、积累用户。
但在这场狂欢背后,最终买单的却是高考学生家长。他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下,成为 AI 商业化进程中的第一批 “韭菜”。高考作为人生重要转折点,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本应是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如今却被商业利益层层裹挟。AI 技术的应用本应是助力考生实现梦想的翅膀,然而在资本的运作下,却悄然变成了某些企业收割财富的 “镰刀”。家长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购买各种 AI 高考产品和服务,不仅花费大量金钱,还可能因过度依赖 AI 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特长和未来规划的深入思考。
在未来,如何规范 AI 在高考领域的应用,避免其沦为商业敛财的工具,让 AI 真正服务于教育公平和学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防止企业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同时,家长和考生也需保持理性,正确看待 AI 在高考中的作用,不能让 AI 成为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而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毕竟,高考的本质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而人生的道路更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