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会员店”三重套娃”包装事件发酵:标签混乱涉虚假宣传?监管介入背后折射管理漏洞

“蟹四宝蟹黄面”陷标签争议:三重包装名称各异,配料表涉嫌违规覆盖

近日,浙江嘉兴一位消费者潘先生在山姆会员店购买的”蟹四宝蟹黄面”引发广泛关注。该商品存在**”三重套娃”式包装标签不一致**的问题——最外层纸壳包装标注为”非遗手工日晒面(生干面)”,配料为小麦粉、饮用水、谷朊粉、食用盐;拆开后,第二层塑料包装印有”手工干碱面”;最终打开内层面条包装,白色面条袋上又回归”非遗手工日晒面”。更令人疑惑的是,最外层配料表被质疑为后期贴纸覆盖,揭开后原标签显示食品名称实为”手工干碱面(生干面)”。

潘先生进一步发现,山姆小程序的商品详情页同样存在矛盾:产品封面印有”非遗手工日晒面”,但净含量标注却为”手工干碱面100g*3″。这种包装名称与配料信息的混乱,让消费者不禁质疑:这究竟是”日晒面”还是”干碱面”?是否添加了食用碱?

供应商与品牌方各执一词:添加剂标注合规性成焦点

针对争议,供应商江苏华秀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解释称,”手工干碱面”的名称源于小麦粉和谷朊粉本身含有的天然矿物质呈碱性,属于”原料带入碱性物质”,并非额外添加食用碱。该负责人以”弱碱性矿泉水”为例,称即使配料仅为水,若检测呈碱性,仍可命名为”弱碱性矿泉水”。

然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树贵指出,若产品确实添加了食用碱(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注添加剂信息。目前争议的核心在于:“干碱面”名称是否误导消费者认为添加了碱?若实际未添加,为何要使用该名称?若添加了,为何不标注?

此外,关于**”三重标签不一致”**的问题,供应商表示仅负责生产环节,包装设计由品牌方或委托方负责,并称包装标签已通过当地监管部门审核,名称未违法。但品牌方武汉明利和丰食品有限公司截至发稿仍未回应。

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标签合规性待查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已对山姆嘉兴门店立案调查,并向供应商所在地监管部门发出协查函。但记者联系该分局时,接线人员表示对调查进展”不了解,暂无法回复”。

这一事件暴露出食品标签管理的混乱。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名称应真实、准确反映产品真实属性,不得误导消费者。而”蟹四宝蟹黄面”的外层、中层、内层标签名称各异,且配料表疑似被覆盖,显然不符合规范。

山姆近期频陷争议:品质下滑、选品调整引会员不满

此次”三重套娃”包装事件并非孤立。今年以来,山姆会员店多次因**”品质下滑””选品更换”**等问题登上热搜:

  • 高价商品性价比争议:网友质疑,便利店售价3元的好丽友派为何出现在年费260元或680元的山姆?
  • 热门商品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会员青睐的单品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溜溜梅等大众化商品。
  • 国货品牌”改头换面”:部分品牌如盼盼(拼音”panpan”)、洽洽(”chacheer”)推出”特供款”,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真实性的疑虑。

这些变化让山姆会员感到失望——他们支付高额年费,本应享受稀缺、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但现实却是普通超市也能买到的商品充斥货架,而曾经的热门商品却不断减少。

管理层变动或为背后原因:山姆中国战略调整阵痛

山姆中国的争议频发,与其管理层变动及战略调整密切相关:

  • 2024年9月,郑硕怀调任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任山姆会员店首席营运官。
  • 2025年1月,主导山姆中国扩张的”关键人物”文安德退休,由沃尔玛国际营运高级副总裁简·尤因(Jane Ewing)代理,后者于2025年初加入沃尔玛中国。
  • 2025年5月,山姆启动大区组织调整,原6个大区拆分为7个(新增江苏、浙江大区),导致人员变动。

新管理层上任后,山姆的选品策略、供应链管理、品质控制均面临挑战。此次”三重套娃”包装事件,或许正是管理松懈、品控不严的缩影。

消费者信任危机:山姆需回归”高端会员店”本质

山姆会员店的核心竞争力本应是精选商品、高品质保障、会员专属服务。但如今,标签混乱、商品质量争议、选品平庸化正在侵蚀消费者的信任。

若山姆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包括:

  1. 严格规范商品标签,确保信息真实、一致
  2. 加强供应商管理,避免”贴牌””改名”等误导行为
  3. 优化选品策略,真正提供差异化、高价值商品
  4. 提升管理透明度,及时回应消费者质疑……

否则,高额年费可能难以维持会员忠诚度,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监管处罚和市场信任危机。

结语
“三重套娃”包装事件不仅是一个标签问题,更是山姆会员店管理、品控、信任体系的试金石。在高端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山姆若不能尽快回归初心,优化运营,其”会员制超市标杆”的地位或将岌岌可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