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8 日,根据民航局通知,一项新规定正式生效,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政策在近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网友惊讶地发现,自己手中的充电宝竟然没有 3C 认证,原因是充电宝需具备 3C 认证的规定实施还不到一年。

作为新规施行的首日,各大机场迅速行动起来。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在航站楼入门安检处、值机区域以及安检通道等显眼位置,均设置了 “充电宝新规” 告知牌。在航站楼入门安检处,通道前的 “充电宝自弃筐” 内已经放置了不少旅客主动丢弃的充电宝。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旅客携带的充电宝不符合规定,可以选择自弃,也可以联系家人带回,或者通过寄快递等方式处理。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也全面实施了充电宝新规。机场方面考虑到旅客的实际需求,为不合规充电宝提供了 7 天暂存服务。旅客在办理暂存手续后,会收到一张回执单,可在暂存时限范围内凭回执单领取充电宝,若逾期未领,将被视为自弃处理。
然而,在新规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读和谣言。日前应急管理部官微发文明确,3C 标识新规仅针对充电宝,相机、无人机等设备的锂电池并不受此新规影响,仍按照原有民航安全规定执行。此外,关于铁路是否实行此规定的问题,12306 客服人员回应称,目前铁路对携带充电宝的要求是标志清晰、单块额定输出功率不超过 100W,与民航新规有所不同。
民航局发布这一新规并非无的放矢。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频繁发生。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的 3C 认证。这些情况都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风险。
从市场角度来看,充电宝需要 3C 认证的规定于 2023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2024 年 8 月 1 日后,无 3C 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再销售。但在此之前生产的大量充电宝,很多并未经过 3C 认证,如今这些 “老充电宝” 面临着无法带上飞机的局面。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充电宝时,应更加关注产品是否具备 3C 认证,以确保自身出行和使用的安全。而对于机场等相关部门,在严格执行新规的同时,也需做好旅客的解释和服务工作,平衡好安全与便利的关系。随着新规的持续推进,未来充电宝市场的规范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民航出行的安全性也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