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清洗罐装饮料夺命?青年疑因感染鼠尿病离世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马来西亚一名 23 岁的青年莫哈末依克马,疑因饮用了未清洗的罐装饮料,不幸染上鼠尿病,仅仅 4 天后便与世长辞,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夏天。

据依克马的父亲莫哈末阿兹祖丁透露,本月中旬,依克马还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然而,15 日那天,他突然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起初,依克马并未太过在意,前往私人诊所就诊,医生诊断后仅开了一些发烧药和止痛药。但没想到,病情并未如他和家人所期望的那样好转,反而在 17 日急剧恶化。他的室友见状,急忙将他送往诊所,随后依克马被转至马六甲中央医院。在家人心急如焚地赶往医院的途中,依克马还坚强地表示 “我还可以撑”,可令人遗憾的是,不久后他便失去了意识。最终,院方于 17 日晚 8 时 30 分宣布了他不治身亡的噩耗,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医生在检查后表示,依克马感染的是鼠尿病,也就是钩端螺旋体病。在短短 4 天的时间里,这种可怕的疾病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肾脏、肺部、神经系统和心脏等多个重要器官均未能幸免。据推测,依克马很可能是在与友人登山时,饮用了未清洁的罐装饮料从而受到感染。

鼠尿病,学名 Leptospirosis,即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常常寄生于野生啮齿类动物和家畜体内,其中老鼠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带菌老鼠、猪的尿液进行传播。水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疫区,人们如果接触了被污染的水和土壤就有可能被感染,尤其是皮肤有破损的人,感染风险更高。

钩端螺旋体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高发。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6 – 10 月)水稻收割期间,8 – 9 月通常是发病高峰期,而青壮年农民由于户外劳作时间长、接触感染源的机会较多,发病率相对较高。

在 2010 年,马来西亚就曾暴发过鼠尿病,情况十分危急,短短 10 天内就有 10 人不幸丧生。当时,一名 17 岁的少年在吉北瓜拉尼浪本查泽宁瀑布嬉水后,不幸染上病菌,最终失去了生命;还有一名 30 岁的槟州卫生局医务人员,在吉南华玲拉达峇尤瀑布野餐后发病,也未能逃脱病魔的魔掌。

马来西亚卫生部此前曾多次提醒公众,尤其是身体有伤口的人,在雨后应避免前往森林、瀑布、湖泊等有污水或污泥的高风险区域。如果前往森林活动或露营,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必须及时向医生详细报告活动详情,以便医生准确寻找病因,从而正确用药。

此次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饮用罐装饮料前,务必对瓶口和罐身进行清洁,避免因一时疏忽而给病菌可乘之机。同时,在户外活动时,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周边环境,确保饮食安全。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知识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希望通过依克马的悲剧,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