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人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也越发关注健康与减脂。有一种海鲜悄然成为了众多注重健康人士的心头好,它形态修长、味道鲜甜,关键是好吃还不胖,它就是蛏子,堪称夏日减脂的 “不二之选”。当下正值吃蛏子的最佳时节,此时的蛏子最为鲜美,不仅滋味诱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更是令人惊叹,低脂低热的特性甚至让健身人士眼中的 “减脂明星” 鸡胸肉都稍显逊色。

从营养成分对比来看,鸡胸肉每百克的脂肪含量为 1.9 克,而蛏子每百克仅含 0.3 克脂肪;热量方面,蛏子每百克仅有 40 千卡,仅是鸡胸肉的三分之一,甚至比一个普通苹果的热量还低。但蛏子的蛋白质含量却毫不含糊,每百克含有 7.3 克,并且属于优质的贝类蛋白资源,能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蛏子在矿物质含量上也表现卓越。其钙含量每百克达到 134 毫克,高于牛奶,对骨骼健康大有裨益;铁含量更是突出,每百克高达 33.6 毫克,分别是猪肝的 1.5 倍、猪血的 3.9 倍。这意味着,成年人只需食用约 10 个蛏子,就能满足一天对铁元素的基本需求,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蛏子中还富含 “脑黄金” DHA 和 “血管清道夫” EPA,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调节血脂、维护神经系统细胞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大约食用 35 个蛏子,就能满足人体一天对 DHA 和 EPA 的推荐摄入量。
在青岛,有一片海滩因盛产蛏子而备受瞩目,那就是即墨区丁字湾北芦村的滩涂。每当大潮退去,这里便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渔民们纷纷化身 “挖蛏人”,手持锄头,在泥滩上忙碌地挖掘着藏在深处的蛏子,场面蔚为壮观。
丁字湾养殖蛏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上百年之久,而大规模养殖则始于 30 多年前。这里是青岛最大的蛏子养殖海域之一,当地人亲昵地称蛏子为 “鲜儿”。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这片海域别样的优势,丁字湾作为河流与大海的交汇处,海水盐分较低,滩涂物产丰富,所产出的蛏子大小适中,毫无杂味,肉质结实且味道鲜美,在市场上颇受青睐。
每天,都有大量的蛏子从这里上岸。最多的时候,每日上岸量可达上万斤。渔民们收获的蛏子会经过反复冲洗,随后迅速运往各地市场,让新鲜的美味尽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挖蛏子并非易事,渔民们需要根据潮汐变化劳作,在退潮后的有限时间内,在 30 多厘米深的滩涂中凭借经验和技巧寻找蛏子的踪迹。他们在泥泞的滩涂中艰难前行,每一次挖掘都饱含着辛勤与期待。
尽管蛏子优点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高尿酸和痛风人群并不适宜。为了饮食安全,在食用蛏子时,一定要确保彻底加热,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障自身健康才是首要之事。无论是追求健康减脂,还是钟情于海鲜美味,蛏子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夏天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而青岛丁字湾的这片海滩,也因蛏子的丰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见证着大自然的馈赠和渔民们的辛勤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