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吃瓜指南:西瓜虽甜,正确吃法很关键

烈日炎炎,谁能拒绝一口冰镇西瓜的甘甜?可不少朋友,尤其是血糖敏感或糖尿病患者,拿起西瓜时心里不免打鼓:“这么甜,血糖会不会噌噌往上涨?”

西瓜,堪称消暑神器,却常被冠以 “升糖快” 的标签,事实果真如此?糖尿病患者真的只能 “望瓜兴叹”?

其实,西瓜之所以如此甜美,主要来源于高糖酸比,即水果中糖和酸的比值。糖酸比越高(糖多酸少),口感就越甜。西瓜中的酸类成分含量很少,使得其糖酸比很高,因此吃起来特别甜。尽管口感喜人,但西瓜其实是 “水货”,其水分含量超过 90%,相较而言,糖分含量并不高。因此,对于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西瓜并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

吃瓜也要掌握方法

量宜控

每日食用量控制在 200 克至 300 克,儿童、脾胃虚寒者减半,过量食用易致腹泻、胃胀。糖尿病患者也应减半,并计入全天糖分摄入量。

时宜选

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食用,以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建议餐后 2 小时食用。夜间 9 点后不要食用西瓜,夜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导致血糖波动,而且西瓜利尿,频繁排尿影响睡眠。

温宜适

常温西瓜更护脾胃,冰镇西瓜易致胃痉挛,冷藏西瓜取出后静置 10 分钟再食用,或切块后加少许姜末调和寒性。

被扔掉的西瓜 “边角料” 都是隐藏的宝贝

吃西瓜时,很多人会吐籽并把瓜皮扔掉。其实,这些被扔掉的 “湿垃圾” 都是隐藏的宝贝。

西瓜皮

吃完西瓜,剩下的西瓜皮别急着扔,把最外层硬硬的绿皮削掉后,剩下的白色中果皮在中药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 “西瓜翠衣”。西瓜翠衣不仅能入中药用,还可以食用,发挥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凉拌西瓜皮、西瓜皮煮水等都是不错的食疗方法。

西瓜子

在向日葵与南瓜传入中国前,古人嗑的瓜子主要是西瓜子。西瓜子不仅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由于普通西瓜子个头太小,现已很少食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西瓜子大多来源于特定的西瓜品种,例如兰州的籽瓜等。

西瓜霜

把新鲜西瓜的一端切下一片,将瓜瓤挖掉后填入中药芒硝,再把切下的部分重新合上,用竹签固定。放在阴凉通风处一段时间后,外皮处会慢慢析出一层白霜。这就是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等功效,是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的 “喉科圣药”。

隔夜西瓜可能变 “毒瓜”

夏季在吃冰镇西瓜时不要只贪图它的凉爽,要注意饮食安全。短时间大量进食冰镇西瓜,胃肠道很容易受到激惹从而加快蠕动,出现腹痛、腹泻。此外,将切开的西瓜存放在冰箱的过程中,会受保鲜膜、砧板、菜刀等卫生因素影响,经过一夜储存,菌落很可能超标。

西瓜糖分高、水分足,是细菌理想的繁殖温床。即使用保鲜膜覆盖,表面仍可能残留细菌,冰箱冷藏仅能延缓繁殖,无法彻底灭菌。反复开关冰箱,温度波动也会加速细菌繁殖。切瓜时若刀具、案板未清洁,或保鲜膜包裹不严,冰箱内其他生食的细菌可能污染西瓜。即使削去西瓜上层,细菌代谢产生的毒素可能已渗透至瓜瓤深层。

因此,切瓜前用肥皂水洗手 20 秒以上;使用专用水果刀和案板,并用沸水冲洗;现切现吃,吃多少切多少,西瓜尽量在 2 小时内吃完。切开的西瓜应立即用干净保鲜膜紧密包裹,避免空隙。可切块分装,避免反复取出。冷藏存放不超过 12 小时,最长不要超过 24 小时。存放时与其他生肉、海鲜等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从冰箱取出后,建议切去表面 1 – 2 厘米厚度的瓜肉(细菌污染最严重层),剩余部分勿反复冷藏。儿童、孕妇、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建议避免食用隔夜西瓜。

西瓜虽好,但食用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在享受西瓜美味的同时,保证身体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