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男设局陷害妻子:伪造债务追讨381万,三人虚假诉讼终落法网”


一、家暴阴影下的婚姻破裂

刘颖与丈夫李某涛的婚姻,始于2005年的跨国经商岁月。两人早年共同打拼,在缅甸经营汽车配件生意,积累下殷实家底后回国置业,生活一度令人艳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家庭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2017年起,李某涛频繁对刘颖实施暴力。据案卷记录,仅当年7月17日的一次冲突,便导致刘颖右耳鼓膜穿孔;2019年6月18日,她更被殴打致右侧8根肋骨骨折,法医鉴定为轻伤一级。忍无可忍的刘颖选择报警,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而,邵阳市双清区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其诉求,李某涛仅因赔偿50万元获得谅解,未被起诉。

二、离婚受阻,债务陷阱接踵而至

就在刘颖为摆脱家暴婚姻奔走时,一场精心策划的“债务纠纷”悄然降临。2019年10月,李某涛的弟弟李某溢与弟媳张某芳突然起诉嫂子刘颖,声称哥嫂欠下381万余元巨款,并出示李某涛签名的借条及银行转账记录作为“铁证”。

刘颖震惊之余迅速反击。她指出,这些转账实为早年境外经商时的资金往来——她常将现金交由弟弟夫妇用于报关进货,事后对方再以转账返还。然而,邵阳市大祥区法院仍冻结了她的银行卡、财付通账户,并查封两套房产,使她陷入经济困境。

三、三次起诉背后的阴谋

李某溢夫妇并未善罢甘休:

  1. 首次起诉(2019年10月):迅速撤诉,疑似试探司法反应;
  2. 二次起诉(2020年2月):再次撤诉,期间警方已介入调查;
  3. 三次起诉(2023年4月):追加14万元标的,将案件诉至广州法院,最终被移送湖南邵东市审理。

与此同时,警方于2020年8月立案侦查虚假诉讼。关键证据逐渐浮出水面:

  • 借条造假:落款为2019年7月的借条,实际书写于李某涛因家暴被羁押期间的9月27日,内容竟是根据律师提供的纸条抄写;
  • 资金真相:48笔转账均为报关业务往来,无真实借贷关系;
  • 时间错位:李某涛被羁押时无法签署借条,暴露合谋痕迹。

四、法网恢恢:三人获刑彰显司法正义

2024年6月,邵阳市大祥区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检方指控李某涛与弟弟、弟媳恶意串通,通过伪造债务妨害司法秩序,构成虚假诉讼罪。庭审中,证人证言、银行流水及会计鉴定均指向三人精心策划的骗局。

2025年5月21日,判决结果出炉

  • 李某涛(丈夫):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 李某溢(弟弟):同罪同罚;
  • 张某芳(弟媳):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

法院强调,该案不仅侵害刘颖合法权益,更严重妨害司法公正,必须严惩。

五、受害者将继续抗争

如今,刑事判决已生效,刘颖表示将重启离婚诉讼。“我要彻底摆脱这段黑暗的婚姻,为自己和孩子争取未来。”她的遭遇也引发社会反思:

  1. 家暴与虚假诉讼的关联:施暴者常利用法律漏洞打压受害者;
  2. 民间借贷案件的审查难点:大额转账易被伪装成债务,需结合生活背景综合判断;
  3. 司法保护的必要性:对弱势群体应加强证据固定与法律援助。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法律是守护公平的利剑,任何妄图操纵司法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而刘颖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勇敢站出来,向暴力与欺诈说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