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 22.6 万元采购一台空调引质疑,精密空调究竟贵在哪?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的一项采购项目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据该校政府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发布的采购成交结果公告显示,去年 10 月,学校数据中心采购了 4 台空调,总成交金额达到 66 万元。其中,一台华为 NetCo15000-A050H40E0 型号的机房空调成交价高达 22.6 万元,这一价格远远超出了普通民众对空调价格的认知,瞬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家用空调价格通常在几千元到万元不等,即使是大型商用空调,价格也很难达到如此高昂的程度。因此,不少网友怀疑学校的采购过程存在猫腻,认为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面对汹涌而来的舆情,东北师范大学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做出回应,解释称学校采购的并非普通民用空调,而是精密空调,两者在生产标准、功率、功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简单地进行价格对比。

那么,精密空调究竟特殊在哪里,为何价格如此昂贵呢?

不同于普通空调主要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精密空调是专门为满足精密设备特殊工艺及特定环境要求而设计的,也被称为 “恒温恒湿空调”。在数据中心、实验室、大型医疗设备室等高精密领域,环境温湿度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设备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以数据中心为例,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持续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精准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服务器的芯片可能会因过热而损坏,导致数据丢失甚至整个数据中心瘫痪。因此,精密空调必须具备极高的控温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全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且温度和湿度控制上下误差不超过 1 度。

从技术层面来看,精密空调采用了一系列高端技术和工业级零部件。例如,其压缩机功率通常是家用空调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以确保强大的制冷能力;内置的三重过滤系统,能够高效滤除空气中的尘埃,防止灰尘附着在芯片上影响设备寿命;具备电磁屏蔽模块,可有效抵御电磁干扰,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这些特殊的设计和配置使得精密空调的成本大幅增加。

再看服务方面,购买精密空调不仅仅是购买设备本身,还包含了长期的专业服务。供应商通常需要提供 5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质保期,并承诺 7×24 小时的响应服务。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工程师必须在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维修,以减少停机时间。这种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也进一步推高了整体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企业,其在机房精密空调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华为机房精密空调 NetCol5000-C 是一款行级冷冻水温控产品,采用 EC 风机,兼具制冷和除湿功能,通常安装在机柜排中,紧靠热源,实现近端制冷,能够为中高密度数据中心提供高效散热解决方案。在华为推出这类产品之前,市场上的同类精密空调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动辄百万起步。华为的入局,不仅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价格,使得更多机构能够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满足数据中心的温控需求。

事实上,东北师范大学采购的这台 22.6 万元的华为精密空调,在同类型产品中价格并非离谱。从市场行情来看,国内精密空调市场均价约在 15 万 – 25 万元 / 台。银行等对数据安全和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采购同型号华为空调的价格基本在 25 万以上。清华大学实验室同规格空调招标预算为 25 万,中科院去年也曾以 46 万的价格购买过同类设备。

东北师范大学此次因空调采购价格引发的争议,实际上反映出公众对高校经费使用情况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公共资源使用透明度的迫切需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众往往会基于自身对普通商品价格的认知来评判专业设备的采购价格,从而容易产生误解。而高校在进行采购时,除了遵循相关采购流程外,也应更加注重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和通俗性,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设备采购,有必要向公众科普技术差异,公示详细的技术参数、采购流程以及供应商资质等信息,以消除公众疑虑,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