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争议:实为看手机分心 华为ADS太稳致驾驶无聊 盼L3法规落地实现真智能驾驶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因一段”开车睡觉”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7月9日上午,余承东再次公开回应此事,澄清称自己并非在驾驶中入睡,而是因使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时分心看手机,导致被路人拍下视频并上传网络。他同时感慨华为ADS技术过于先进,让驾驶过程变得”无聊”,并呼吁加快L3级智能驾驶相关法规落地,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体验。

事件回顾:从”被误解睡觉”到”自首交罚款”

此前,一段拍摄于公共道路的视频显示,一辆搭载华为ADS系统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后被证实为余承东)闭眼靠在座椅上,引发网友对其”危险驾驶”的质疑。随后,余承东在社交媒体解释称,当时车辆处于智能驾驶状态,自己因低头查看手机信息未及时注意到路人认出并拍摄视频,导致误会升级。

在7月9日的最新回应中,余承东进一步还原了事件细节:”我早上怎么可能睡着?我是在开智能驾驶的时候看手机,结果被旁边的人认出来打招呼,他拍了个视频发网上。”他透露,由于误以为对方是华为员工,自己摇下车窗回应,随后被公安部门注意到并约谈。”省公安厅、市公安厅马上找到我,我赶紧去公安局自首,平生第一次进局子,交了罚款还扣了三分。”

华为ADS”太稳”引发驾驶体验争议

尽管事件本身因误会澄清而平息,但余承东的回应却意外引发了关于智能驾驶技术现状的讨论。他坦言,华为ADS系统的稳定性让自己在驾驶过程中感到”无聊”:”车开得太稳了,根本不需要人工干预,甚至让我想睡觉。”这一言论折射出当前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矛盾——技术越先进,驾驶员越容易因过度依赖而放松警惕。

余承东借此机会呼吁加快L3级智能驾驶法规的出台。他表示:”我们真的希望法律法规能尽快允许L3落地,这样驾驶员就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睡觉、看手机。如果车辆检测到问题,可以自动靠边停车,通过安全带收紧或座椅按摩等方式唤醒驾驶员,避免危险发生。”

L3智能驾驶:技术成熟与法规滞后的博弈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L3级智能驾驶的立法仍处于探索阶段。L3被称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允许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完全接管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随时准备接管。此前,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率先通过L3法规,而中国尚未正式出台国家级标准。

华为ADS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在多款车型中实现城区NC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技术成熟度备受认可。余承东此次表态,既是对技术能力的自信,也反映出行业对法规突破的迫切需求。他强调:”智能驾驶的未来需要技术、政策和用户认知的共同进步。”

行业影响:从”辅助”到”解放”的跨越

余承东的言论背后,是智能驾驶行业从L2(部分自动化)向L3(有条件自动化)跃迁的关键节点。若L3法规落地,驾驶员将首次被允许在特定场景下”脱手脱眼”,智能汽车也将真正从”工具”进化为”伙伴”。不过,这一过程仍需解决两大挑战:

  1. 技术可靠性:如何确保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绝对安全?
  2. 责任界定: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归属是车企、软件供应商还是驾驶员?

结语:智能驾驶的”无聊”才是最高境界

余承东的”开车无聊”论调,看似玩笑,实则揭示了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让机器承担全部驾驶任务,人类彻底解放注意力。尽管法规滞后和技术风险仍存,但华为ADS的实践已证明,L3时代的曙光已不远。正如他所言:”我们比谁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