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法赛场:国际巨头”重兵布阵”,中国品牌历史性突破
第112届环法自行车赛于7月5日在法国里尔鸣枪开赛,这场全球最负盛名的职业自行车赛事不仅因斯洛文尼亚车手波加查的卫冕之战备受瞩目,更因运动品牌的商业布局引发行业热议。耐克与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首次以非竞赛服装合作伙伴身份,分别赞助维斯玛车队和英力士掷弹兵车队,标志着其重返自行车领域的战略野心。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运动品牌安踏通过冠名MENTECH洲际车队,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亮相环法赛事的品牌。该车队将以”安踏MENTECH洲际自行车队”之名参赛,不仅填补了中国资本在顶级职业车队中的空白,更被视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二、环青赛:本土品牌”正面对决”,安踏李宁差异化布局
同一周末,第二十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拉开帷幕,安踏与李宁的较量从环法延续至国内赛场。安踏延续冠名赞助模式,支持MENTECH洲际车队首秀;而李宁则凭借自有的李宁之星洲际队(成立于2019年)深耕多年,形成”品牌战队”的长期运营策略。
体坛经济观察指出,安踏的入局不仅强化了其在户外市场的优势,更通过国家队资源整合(如支持中国国家队核心车队)实现战略升级。李宁则依托自有车队积累赛事经验,二者共同推动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职业化进程。
三、品牌集体”上车”背后的商业逻辑
- 抢占增量市场
跑步、足球等传统领域竞争白热化,骑行运动凭借”都市通勤+户外休闲”的双重属性成为新增长点。耐克、阿迪达斯等通过赞助顶级赛事快速建立专业形象,辐射大众消费市场。 - 技术溢出效应
自行车装备长期被垂直品牌垄断,但运动巨头的加入将推动产品创新。例如,安踏旗下迪桑特已推出高性能骑行鞋,未来或进一步整合鞋服装备产业链。 - 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
国际品牌借环法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品牌则通过本土赛事(如环青赛)培育市场,喜德盛收购阿斯塔纳车队更标志着资本出海的突破。
四、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 库存压力与消费理性化
国际大牌降价促销反映产能过剩问题,但技术升级(如碳纤维材料普及)可能降低高端车门槛,吸引更多入门用户。 - 职业化与大众化协同
品牌需平衡赛事赞助(专业形象)与大众产品开发(如城市通勤自行车),形成”金字塔”市场结构。 - 中国市场的关键角色
随着喜德盛等企业崛起,中国有望从制造中心转向品牌与赛事运营高地,重塑全球骑行产业格局。
结语
运动品牌的”骑行竞赛”不仅是商业布局的延伸,更折射出体育产业格局的演变。从环法到环青赛,从国际巨头到本土新锐,这场跨界竞逐或将催生下一个千亿级市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