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将正式实施。此次修订更是明确: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国产纯牛奶将禁用复原乳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最新要求,灭菌乳中明确禁止添加复原乳。从营养角度看,添加了复原乳的牛奶,经受了多次热加工,活性钙、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多,口感风味、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新标准实施后,纯牛奶必须 100% 以生牛乳为原料加工,咱们喝的纯牛奶营养、品质也将更上一层楼。
8 月 6 日,有媒体记者走访部分商超发现,尽管新规的实施时间为今年 9 月 16 日,不过翻遍货架上摆放的低温鲜奶、常温纯牛奶、常温脱脂牛奶等,都已在配料表上仅标注 “生牛乳”,而 “复原乳” 纯牛奶难觅踪影。
记者从光明乳业获悉,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光明鲜牛奶没有使用复原乳的,都是生牛乳。伊利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伊利纯牛奶没有复原乳的。奥乐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奥乐齐自有品牌 “悠白” 牛奶,还是进口的常温纯牛奶,配料就是生牛乳。
灭菌乳国标落地后,对多数乳企而言,影响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不少大型乳企很早就开始不用复原乳了。
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 “纯牛(羊)奶” 或 “纯牛(羊)乳”,而是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此次修订仅针对灭菌乳
酸奶、奶酪、冰激凌等产品仍可合法使用复原乳,但必须标出来。
一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都以液态奶为主,其中纯牛奶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俗称鲜奶)和灭菌乳。灭菌乳俗称常温纯牛奶,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或保持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态乳制品,最大特点是保质期可达到 6 个月以上。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规定,允许在灭菌乳生产中使用复原乳。
1 号修改单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起草。该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修订不涉及灭菌乳安全指标,主要变化是明确了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复原乳又称 “还原乳” 或 “还原奶”,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即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 “纯牛(羊)奶” 或 “纯牛(羊)乳”,而是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认为,1 号修改单的出台,应是在为《灭菌乳》国标修订做准备。2023 年 12 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 “仅以单一品种生乳为原料”,同时删除了有关复原乳的标识规定。
国务院于 2005 年发布的《关于复原乳标识标注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巴氏杀菌乳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鼓励使用生鲜乳。2024 年 2 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 “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的部署要求。此次修订将灭菌乳的原料限定在生牛(羊)乳,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三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产生鲜乳优势,国产生鲜乳质量安全和优质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表示,1 号修改单确立了以生鲜乳为原料的奶业产业体系,将督促加工企业更关注上游奶源质量。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数据显示,当前部分进口灭菌乳产品实际使用复原乳生产。1 号修改单正式实施后,这类产品将无法以 “灭菌乳” 的名义进入我国市场,从而进一步规范进口乳制品市场秩序。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原乳制成的乳制品相比直接使用生鲜乳乳制品,活性钙等营养成分损失更多。二是灭菌乳产品包装将只标注 “纯牛(羊)奶” 或 “纯牛(羊)乳”,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标签更加清晰,消费选择更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