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孩子呕吐腹泻时,这些做法千万别再用了

当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时,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然而,在慌乱之中,一些常见的做法可能并不正确,甚至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孩子呕吐腹泻时,那些错误的做法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

孩子呕吐腹泻,这些做法是错的

误区一:只给白粥青菜,拒绝其他食物

民间常有宝宝腹泻时只喂白粥的习惯,但这其实并不科学。孩子在腹泻期间,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来对抗疾病,恢复健康。只要孩子能够耐受,应继续保持正常饮食,母乳喂养也应照常进行。如果孩子胃口不错,可正常喂养,甚至适当加强营养;若胃口欠佳,可提供一些易消化的流食,如牛奶、豆浆、蛋花汤等,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在孩子病愈后,要及时补充营养,最好在 1 周内每天额外增加一餐,直至孩子体重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

误区二:因担心 “滑肠”,不给孩子吃香蕉

很多家长认为香蕉 “滑肠”,所以在孩子拉肚子时不敢给孩子吃。但实际上,香蕉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富含碳水化合物且脂肪含量低,非常适合腹泻的孩子补充营养。此外,腹泻会导致大量钾离子随大便丢失,而香蕉富含钾元素,能帮助孩子快速补充流失的钾。除了香蕉,米粥、苹果酱和烤面包等也是腹泻期间比较适宜的食物。

误区三:擅自给孩子使用止泻药

当宝宝出现急性腹泻时,不少家长急于寻找 “止泻良药”。然而,小孩腹泻时通常不建议使用止泻药。止泻药主要分为减缓肠道蠕动的抗动力药、抑制肠道分泌以减少大便量的抗分泌药,以及吸附 “毒素” 的吸附剂这三大类。大多数止泻药物缺乏足够的高质量证据证明其疗效,而且可能引发延长病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在宝宝急性腹泻时,经过利弊权衡,不应该随意使用止泻药。

误区四:自行在家配置电解质溶液

除非有儿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以及合适的工具,否则不建议家长在家自制配方电解质液,比如糖水、盐水等。因为自行配置的溶液很可能渗透压不合适,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腹泻症状。平时,家长可以在家中备上一两盒补液盐 Ⅲ,可在药店或医院购买。若实在没有补液盐 Ⅲ,使用补液盐 Ⅰ 时需要将其稀释 1.5 倍后给孩子服用。

误区五:孩子腹泻,坚决不用抗生素

腹泻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腹泻确实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虽然大部分细菌性腹泻也不需要用抗生素,但仍有一小部分情况是需要使用的。对于大多数轻度腹泻,家长做好家庭护理即可。但如果孩子出现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情况,应由医生通过相关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家长千万不能擅自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孩子呕吐腹泻,家长正确做法

观察孩子有无脱水表现

脱水的症状包括排尿减少、哭时无泪、口唇干燥、消瘦、烦渴、精神萎靡、眼眶凹陷等。家长要密切留意孩子是否出现这些症状。

及时给孩子补充液体

让孩子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冲兑的电解质液,不限制饮用量。若孩子不愿意喝,不要强行灌喂,可以少量多次尝试。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喝,且出现了脱水迹象,建议及时就医。

孩子呕吐频繁时的处理

当孩子呕吐频繁时,先让孩子适当休息,之后再尝试进食。不要强行给孩子灌水和喂食,以免加重呕吐。

呕吐缓解后的喂哺方法

在宝宝呕吐情况缓解后,可以尝试继续喂哺。每次喂哺的量要比平时少很多,例如一次喂 10ml、20ml,同时相应增加喂哺次数,比如平时几小时喂一次,此时可以隔 10 分钟、20 分钟喂一次。以孩子能够耐受为标准,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再次引发呕吐。

密切观察,识别就医情况

  1. 血便:若大便中出现明显血迹或呈果酱样,可能并发肠套叠等严重疾病。肠套叠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套叠部分的肠壁可能发生坏死、穿孔,危及患儿生命。
  2. 持续呕吐:小宝宝如果持续呕吐超过 12 – 24 小时,容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里的 “持续” 指的是两次呕吐之间未能进食东西,且持续较长时间。如果孩子呕吐一段时间后能够缓解,并开始进食,就不用过于紧张。
  3. 出现明显脱水表现:如小便明显减少,皮肤变得松弛,手脚冰冷,精神萎靡或者异常烦躁等。
  4. 呕吐物异常:呕吐物不是食物或胃液,而是含有粪渣、较多血丝、咖啡渣样物,或者看起来呈黄绿色、闻起来有大便臭味,这往往是肠梗阻的表现。肠梗阻必须及时医治,否则会迅速发展到肠坏死,危及生命。
  5. 肚子痛得不能摸:肚子明显发胀、发硬,孩子因疼痛不让别人用手触摸。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警惕阑尾炎、腹膜炎等疾病,一定要尽早就医检查并处理。
  6. 完全不能进食:孩子完全无法进食时,容易发展为脱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情况。最好在问题恶化前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7. 黄疸:若腹泻同时出现黄疸,提示可能存在胆道及肝脏疾病,需要寻求儿科医生的专业帮助。
  8. 出血性皮疹:如果孩子腹泻伴随皮疹,可用透明玻璃杯压在皮疹上。透过玻璃杯,若发红的皮疹颜色变淡甚至消失,说明皮疹是充血性的;反之,若没有变化,则多半是出血性皮疹,需及时就医。
  9. 持续发热 24 – 48 小时:如果孩子体温在一段时间内下降至正常后又再次升高,这不属持续发热。若出现持续发热,则需及时就医。

预防宝宝腹泻,这些细节要注意

宝宝勤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在宝宝进食前、如厕后、户外玩耍后、接触动物后、用手遮挡喷嚏或咳嗽后,以及周围有人生病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清水清洗双手。让宝宝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是预防腹泻乃至所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科学加工食物,科学喂养

未及时食用的食物应尽快放入冰箱储存;冷冻食物切忌反复解冻;食用前确保食物洗净并彻底煮熟;盛装食物的器皿要认真清洗,保证清洁卫生。

积极接种疫苗

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佳预防方法。但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对于诺如病毒感染的宝宝,或者错过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的宝宝,预防工作仍以勤洗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主。

总之,只要家长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有效减少宝宝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几率。即便宝宝不幸中招,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面对腹泻呕吐也能从容处理,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孩子的影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