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也太热了,刚出门走两步就一身汗,还总觉得口干舌燥的,快煮碗冬瓜汤喝吧,解腻又消暑,夏天喝这个最舒服了!”
最近,你的朋友圈、短视频首页,是不是也频繁出现冬瓜汤的身影?这碗清爽的冬瓜汤能成为夏日 “网红”,绝非偶然。它不仅口感清甜、解腻开胃,更有着实实在在的清热解暑、利水消肿功效,不过体质虚寒、易腹泻的人可得适量食用。
作为一名药师,我想从药食同源的传统智慧和现代药理的科学角度,带大家深入探寻这颗胖乎乎的冬瓜里,那些不为人知的 “健康密码”。

冬瓜:不只是家常菜,更是传统中药里的 “消暑能手”
在中医理论中,冬瓜性味甘、淡、凉,归肺、大肠、小肠、膀胱经。它的传统功效丰富,一直是夏季养生的 “常客”:
- 清热解暑:对于夏季常见的暑热烦渴、口干舌燥、头晕乏力等症状,冬瓜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尤其在高温天气里,吃一碗冬瓜汤,能瞬间让人感觉暑气消散大半。
- 利水消肿:冬瓜的利水作用十分显著,可用于改善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比如久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出现下肢轻微水肿,常吃冬瓜就能帮助减轻症状。
- 生津止渴:它能促进唾液分泌,补充身体因出汗流失的水分,让口干的不适感快速缓解,特别适合夏季大量出汗后食用。
- 清热化痰:对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尤其是痰液偏黄、偏粘稠的情况,冬瓜也有一定的辅助缓解效果,帮助清除肺部热邪。
我们平时吃的冬瓜,无论是清炒、做汤还是凉拌,都能充分发挥它清凉、滋润的特性。尤其是冬瓜皮,中医认为其利水消肿的功效比瓜肉更强,很多时候烹饪时保留冬瓜皮,能让养生效果更上一层楼。
现代营养学视角:冬瓜的 “营养成分清单”
从现代药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冬瓜的健康价值并非传统经验的 “主观判断”,而是有扎实的成分作为支撑,每一种成分都在为身体健康 “添砖加瓦”。
1、“低负担” 的营养王者
- 超高含水量(约 96%):冬瓜是含水量最高的蔬菜之一,堪称 “天然补水神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因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吃冬瓜既能补充水分,又不会像喝冰水那样刺激肠胃,还能顺带摄入其他营养,一举多得。
- 极低热量(约 12 千卡 / 100 克):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冬瓜绝对是 “宝藏蔬菜”。它热量低、饱腹感强,吃再多也不容易热量超标。比如晚上想吃点东西又怕胖,一碗冬瓜汤就是绝佳选择,既能满足食欲,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 丰富的维生素家族:冬瓜含有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C 能增强抵抗力,帮助身体对抗夏季常见的细菌和病毒;B 族维生素则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能缓解疲劳,让精力更充沛。
- 多种矿物质:它还含有钾、钠、钙、镁等矿物质。钾元素能帮助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对高血压人群很友好;钙和镁则对骨骼健康有益,能预防夏季因活动量增加可能出现的骨骼不适。
- 可溶性膳食纤维:冬瓜中的膳食纤维虽然含量不算特别高,但多为可溶性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粪便,预防和缓解夏季因水分不足、饮食油腻导致的便秘问题,让肠道保持通畅。
2、潜在的生物活性价值
近年来,不少研究关注到冬瓜的潜在生物活性。有实验表明,冬瓜提取物中含有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的成分,这些成分能帮助清除身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对延缓衰老、保护细胞有一定积极意义。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冬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调节血糖有辅助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稳定血糖水平。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些研究大多还处于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阶段,距离证明对人体有明确 “治疗效果”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可以把冬瓜当作一种对血糖友好的健康食材,但不能把它当成 “降糖药”,更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药师提醒:食用冬瓜的 “安全指南” 与 “注意事项”
任何食物都有其 “两面性”,冬瓜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食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作为药师,这部分内容必须重点强调,帮大家避开健康风险。
1、体质虚寒者,食用需 “克制”
冬瓜性凉,这是它能清热解暑的关键,但也决定了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或不吃。如果你平时就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吃点凉的就腹泻、腹痛,或者大便稀溏不成形,那一定要控制冬瓜的摄入量。
如果实在想吃,可以在烹饪时搭配一些温性食材来中和寒性,比如加入生姜、花椒、大蒜等。比如做冬瓜排骨汤时,先放几片生姜爆香,再加入冬瓜和排骨同煮,既能保留冬瓜的清甜,又能减少寒凉对肠胃的刺激。
2、警惕 “变质冬瓜”,避免食物中毒
夏季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冬瓜也不例外。如果冬瓜储存不当,比如切开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放在冰箱里存放过久,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变质。
变质的冬瓜通常会有这些特征:表面出现斑点、质地变得软烂发黏、闻起来有异味。如果食用了变质冬瓜,很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需要及时就医。
药师建议:购买冬瓜时,尽量选择完整、表皮光滑、无损伤的。如果一次吃不完,切开的冬瓜要及时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并且最好在 1-2 天内吃完。烹饪前,要仔细检查冬瓜是否有变质迹象,一旦发现异常,无论看起来多 “轻微”,都要果断丢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3、注意潜在的 “药物相互作用”(理论分析)
虽然冬瓜是常见食材,与药物发生严重相互作用的案例很少,但从理论角度来看,部分特殊人群在服用特定药物时,大量食用冬瓜仍需留意。
- 与利尿剂:冬瓜本身具有利水作用,如果正在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大量食用冬瓜可能会增强利尿效果,导致身体排出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出现乏力、心慌等症状。不过,正常饮食量下,这种影响通常比较小,只要不是 “顿顿吃、大量吃”,一般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服用利尿剂的剂量较大,或者本身肾功能不佳,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是否需要调整饮食。
- 与降压药:冬瓜含有一定的钾元素,且具有轻微的辅助降压作用。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大量食用冬瓜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过低。尤其是本身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近期刚调整过降压药剂量的人,更要留意。但同样,日常正常食用量下,这种风险较低,不必因此完全拒绝吃冬瓜,只要保持饮食均衡,定期监测血压即可。
药食同源小妙方:解锁冬瓜的多种 “养生吃法”
冬瓜的做法多样,不同的做法,养生功效也略有侧重。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简单易做、又能充分发挥冬瓜健康价值的小妙方,在家就能轻松尝试。
1、冬瓜海带排骨汤
这是一道经典的家常汤品,营养丰富又好喝。排骨能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海带富含碘元素和膳食纤维,与冬瓜搭配,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健脾养胃、补充营养。
做法:准备冬瓜 200 克、海带 100 克、排骨 300 克、生姜 3 片、盐适量。先将排骨洗净,冷水下锅,加入姜片,煮出血沫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海带泡发后切段,冬瓜去皮去瓤(也可保留部分瓜皮)切块;把处理好的排骨、海带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40 分钟,再加入冬瓜,继续煮 20 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2、冬瓜虾仁汤
这道汤清淡爽口、低脂高蛋白,特别适合夏季减脂、追求清淡饮食的人。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与冬瓜搭配,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人觉得油腻。
做法:准备冬瓜 150 克、虾仁 100 克、葱花少许、盐、白胡椒粉、香油适量。虾仁用料酒、少许盐腌制 10 分钟去腥;冬瓜去皮切块;锅中放少许油,烧热后放入葱花爆香,加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冬瓜煮至软烂,再放入虾仁,煮至虾仁变色卷曲,最后加盐、白胡椒粉调味,滴几滴香油即可出锅。
3、冬瓜皮煮水
前面提到,冬瓜皮的利水消肿功效比瓜肉更强,平时做冬瓜时,不要把冬瓜皮丢掉,用来煮水喝,是简单又实用的养生方法。
做法:将冬瓜皮洗净,去除表面的绒毛(如果有的话),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5-20 分钟,放凉后即可饮用。如果觉得味道清淡,也可以加少许冰糖调味。这款冬瓜皮水特别适合夏季水肿、小便不利的人,每天喝一杯,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冬瓜能在夏季走红,成为 “网红” 食材,绝非偶然。它清爽的口感符合夏季的饮食需求,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更是切中了夏季人们的健康痛点,是当之无愧的 “夏季养生明星”。
作为药师,我们鼓励大家通过食用冬瓜这类时令食材,改善夏季的身体不适,提升健康水平。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要保持理性,不要把冬瓜当成 “万能药”。它只是一种健康的食材,能辅助调理身体,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无论是吃冬瓜还是其他 “网红” 食材,都要记住 “因人而异、适量食用” 的原则。了解自己的体质,清楚食材的特性和食用禁忌,才能让食材真正为健康服务。如果身体有特殊的健康问题,比如患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或者食用某种食材后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获取专业的建议。
食物是我们生活中的 “好朋友”,享受美食的同时,兼顾健康,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这个夏天,不妨多煮一碗冬瓜汤,在品味清甜的同时,感受它带来的健康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