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突降暴雪致200余车受困 高原交警冒零下低温生死救援

6月2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击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800米的西丽高速巴颜喀拉山段瞬间变身”白色炼狱”。200余辆货车、客车及私家车被困在近4公里长的冰雪”长龙”中,部分车辆因缺氧、低温陷入险境。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玉树交警支队清水河大队上演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凌晨突降暴雪 高原高速秒变”冰封地狱”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场降雪从凌晨3点开始肆虐,短短4小时内积雪深度便突破30厘米。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辅警才旦周回忆:”7点接到报警时,对讲机里全是司机们的哭喊声。上坡路段积雪最厚处没过膝盖,大货车打滑后横亘在路中央,后方车辆根本无处避让。”

现场画面触目惊心:数辆重型卡车因刹车失灵滑向护栏,轮胎在冰面上划出刺耳声响;多辆越野车陷入雪坑仅露车顶,车内乘客裹着棉被瑟瑟发抖;更有甚者,几名游客因严重高原反应瘫倒在车厢内,氧气面罩早已耗尽。


交警上演”冰原大救援” 四大难关考验救援队

面对这场高原极端天气下的交通灾难,清水河大队30名警力在零下15℃的严寒中展开立体化救援:

第一关:破冰除雪”愚公移山”
养路工人驾驶装载机铲除主干道积雪时发现,冰层厚度竟达10厘米。”普通融雪剂在这里毫无作用。”工程师扎西多杰指着仪表盘说,”地表温度低至-20℃,必须先用喷火枪烧化表层冰壳。”救援人员用便携式煤气罐烘烤路面,配合铁锹、镐头人工开路,硬生生在冰原上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第二关:车辆解困”妙手回春”
数十辆卡车因刹车片冻结无法移动。交警想出奇招:用喷灯烘烤制动鼓,同时往轮毂泼洒工业酒精降低冰点。”就像给汽车做心脏搭桥手术。”经验丰富的老交警王建军边操作边解释,”必须精准控制温度,否则会损坏精密部件。”经过6小时奋战,所有被困车辆重获自由。

第三关:生命救援”分秒必争”
当发现3名游客出现昏迷症状时,救援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警车开道护送救护车,沿途交警接力传递氧气瓶。”那是我见过最美的接力赛。”护士长卓玛回忆道,”每个交接点都有人在等待,仿佛整个高原都在守护生命。”

第四关:心理疏导”雪中送炭”
面对惊魂未定的司机们,女警卓嘎带领队员搭建临时服务站。”有人需要吸氧,有人需要热饮,更多人需要倾诉。”她记得一位藏族阿妈紧握她的手说:”看见警徽就像看见太阳。”这场意外成为连接警民情谊的特殊纽带。


海拔4800米的”七月飞雪”之谜

玉树气象台数据显示,巴颜喀拉山段年均降雪日数高达120天,其中6-8月本应是相对温和的”窗口期”。但今年气候异常导致降雪提前:”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热力作用改变,冷暖空气交汇更加剧烈。”首席预报员尼玛这样解读这场反常天气。

更令人忧心的是,随着青藏高原生态持续变化,此类极端天气可能成为常态。交警支队已着手研发新型融雪剂,并计划在重点路段安装气象监测站。”我们要跑在灾害前面。”支队长多杰才让坚定地说。


科技赋能未来 高原天路守护升级

此次救援暴露出基础设施短板。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路段缺乏实时监控设备,应急物资储备点间距过大。对此,青海省交通厅宣布将投入2亿元实施”智慧天路”工程:年内完成全线气象雷达覆盖,增设5个直升机救援平台,并推广抗凝冰路面技术。

“这次救援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也看清了技术的差距。”多杰才让望着远处的雪山感慨,”但只要警民同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山。”


记者手记:
当夕阳为雪原镀上金边时,最后一批车辆缓缓驶离灾区。挡风玻璃上的冰雪折射着七彩光芒,仿佛在诉说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故事。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人类用智慧与勇气书写着新的传奇——不仅征服了冰雪,更温暖了彼此的心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