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健康|”肠”识护航青春考场:高考生必知的”情绪肠道”调适全攻略

一、当肠道成为情绪的”晴雨表”

清晨六点的教室里,高三学生小林又一次借口上厕所匆匆离开。这已经是他本周第三次在模拟考中途离席。”每次一紧张就肚子疼,拉完肚子反而轻松些。”小林无奈地告诉记者。像小林这样的考生并不罕见,一项针对本市重点中学的调查显示,超过35%的高考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紊乱问题,其中近半数与心理压力直接相关。

医学专家指出,这种”逢考必泻”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特殊的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IBS)。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明教授解释道:”IBS就像肠道的’情绪放大器’,当考生面临重大考试时,大脑释放的压力激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神经,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或感觉过敏。”

二、解码”肠道情绪”:IBS的三大特征与预警信号

IBS并非简单的消化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脑肠互动障碍。其典型表现可概括为”三多一少”:

1. 症状多样性

  • 腹痛警报:多为下腹部隐痛或绞痛,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 排便变奏曲:腹泻型考生考前频繁跑厕所,粪便呈水样;便秘型则数日无便意,排便费力;混合型考生症状交替出现
  • 伴随症状:约40%患者伴有腹胀、肠鸣,部分人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全身症状

2. 情绪触发规律
临床观察发现,IBS症状与考试周期高度吻合:

  • 模拟考前1周症状开始加重
  • 正式考试期间达到高峰
  • 考后1-2周明显缓解
  • 假期或放松时症状减轻

3. 鉴别诊断要点
需警惕以下”危险信号”,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 持续发热或不明原因消瘦
  • 粪便带血或黏液
  • 夜间痛醒或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 家族肠癌病史

三、科学应对IBS:三位一体调适方案

(一)心理调适:构建”抗压护城河”

  1. 认知重构训练
    • 将考试视为”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非”生死考验”
    • 建立”压力-放松”日记,记录情绪波动与肠道反应的关联
  2. 考前放松技巧
    •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3次
    • 渐进式肌肉放松:从脚趾到头顶依次收紧再放松肌肉群
    • 正念饮食:细嚼慢咽,专注食物味道与口感
  3. 社会支持系统
    • 与家长约定”不施压承诺”,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
    • 组建学习小组互相鼓励,避免孤立备考

(二)饮食管理:打造”肠道友好型食谱”

腹泻型考生饮食指南:

  • 早餐:燕麦粥+水煮蛋+香蕉(熟透)
  • 午餐:白米饭+清蒸鱼+焯水西兰花
  • 晚餐:南瓜小米粥+蒸豆腐
  • 加餐:无糖酸奶(选择低乳糖型)
  • 忌口:生冷水果、油炸食品、咖啡因饮料

便秘型考生饮食指南:

  • 早餐:全麦面包+花生酱+蓝莓
  • 午餐:糙米饭+芹菜炒豆干+紫菜蛋花汤
  • 晚餐:红薯+清炒时蔬+瘦肉粥
  • 加餐:核桃仁+温蜂蜜水
  • 忌口:精制碳水、过量乳制品

通用饮食原则:

  • 采用”三餐两点制”,避免暴饮暴食
  • 每日饮水1.5-2L(考试当天可增至2.5L)
  • 考前1小时避免进食高纤维食物

(三)药物辅助:把握”应急与调理”平衡

考前应急用药方案:

  • 腹泻型:提前30分钟服用蒙脱石散(1袋)+口服补液盐
  • 便秘型:考前2天开始每日晨起服用乳果糖(10ml)
  • 腹痛型:随身携带匹维溴铵片(必要时舌下含服)

长期调理用药建议:

  • 益生菌制剂:选择含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复合制剂
  • 谷氨酰胺:促进肠道黏膜修复(遵医嘱使用)
  • 中药调理:可咨询中医辨证使用痛泻要方等经典方剂

四、特别提醒:考场上的应急锦囊

  1. 物品准备清单
    • 便携式保温杯(装温水)
    • 小包装饼干或能量棒
    • 应急药品(按医嘱携带)
    • 备用衣物(防止腹泻弄脏)
  2. 考试当天策略
    • 提前1小时到达考场,熟悉洗手间位置
    • 开考前如厕一次,减轻心理负担
    • 遇到腹痛时可申请短暂离开考场(需提前与监考老师沟通)
  3. 心理暗示技巧
    • 默念”我的身体知道如何应对”
    • 将注意力集中在解题过程而非身体感受
    • 考后及时进行放松活动

五、专家寄语:让肠道与大脑协同作战

“IBS不是命运的玩笑,而是身体发出的求助信号。”李明教授强调,”通过科学的调适,绝大多数考生的肠道功能都能得到显著改善。记住,健康的肠道是考场上的隐形战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科王芳主任补充道:”应对IBS本质上是培养情绪调节能力的过程。当考生学会与压力和平共处时,不仅肠道症状会减轻,整体学习效率也会提升。”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备考季,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肠道情绪”,用智慧的方法管理身心健康。愿每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上挥洒自如,用最佳状态迎接人生的重要时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