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成了打工人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这部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剧集,原本讲述的是”大唐社畜”李善德如何在绝境中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结果却被当代观众疯狂代入——”这不就是我每天上班的写照吗?”

01 打工人集体破防:李善德就是我本人
李善德一出场就让人狠狠共情——40多岁,没升职、没攒钱,背着房贷,老婆去世,和女儿相依为命。每天通勤两小时,下班还得赶在宵禁前回家,否则就要被罚。更惨的是,他业务能力不错,但不懂”来事儿”,不是领导嫡系,升职加薪永远轮不到他,同事关系也一般。
弹幕里一片哀嚎:”这剧太真实了!””李善德就是我,我就是李善德!”尤其是他因为请假半天买房,结果被同事甩锅,接下了”运送鲜荔枝到长安”这个送命题,更是让打工人集体破防——”这不就是我莫名其妙接了个大老板的项目,没预算、没资源、时间紧,还要做到完美?”
更扎心的是,李善德的通勤距离在现代西安地图上被还原,发现他住在离皇城7公里外的”归义坊”,每天往返两小时,还要担心宵禁。网友调侃:”古代打工人和现代打工人,谁也不比谁轻松。”
02 职场避雷指南:李善德的坑,打工人一个都不能踩
《长安的荔枝》堪称一部”职场避雷手册”,李善德的遭遇让观众逐帧学习如何避免成为职场炮灰。
1. 开会不能缺席,否则你就是背锅侠
李善德因为请假买房,结果同事们纷纷找理由推脱,只有他成了那个”倒霉蛋”。现实里,多少打工人因为请假错过重要会议,回来发现锅已经甩到自己头上了?
2. 业务能力再强,也要会搞关系
郑平安这个角色堪称”职场老油条”,陪酒、跳舞、提供情绪价值样样精通。虽然他也是棋子,但至少比李善德这种”只会干活不会来事儿”的老实人混得好。打工人看完悟了:”光会干活不行,还得学会让领导舒服。”
3. 别跟同事聊家事,否则你就是软肋
李善德因为买房背贷款的事被同事知道,结果被拿捏得死死的。现实中,多少打工人因为透露房贷、孩子上学等私事,被领导拿捏,被迫加班?
4. 文档要核对,工作要留痕
李善德因为没仔细看文书,把”荔枝煎”(干荔枝)理解成”荔枝鲜”(新鲜荔枝),结果接了个送命题。现代打工人看完秒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存聊天记录、邮件截图,不然领导翻脸不认人,你连证据都没有。”
03 大唐职场厚黑学:从李善德到郑平安,条条大路通牛马
剧中除了李善德这个老实人,还有两种典型职场人——
郑平安:陪酒侍郎,情绪价值提供者
他擅长跳胡旋舞、陪酒、拍马屁,虽然只是个”工具人”,但至少比李善德混得好。打工人看完感叹:”会来事儿真的很重要,不然只能当苦力。”
赵掌事:废物领导的舔狗
他的领导刺史是个文盲海盗,写文书都要他代笔,但他依然毕恭毕敬,甚至领导耍酒疯在屋顶当海盗,他也要跟着保护。网友笑喷:”这不就是某些领导身边的’马屁精’吗?领导智障,下属更累。”
04 打工人看完悟了:学职场厚黑学,不如吃荔枝解压
《长安的荔枝》之所以爆火,正是因为它让当代打工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房贷、加班、甩锅、背锅、领导画饼……但现实里,我们可没有李善德那种”要死一起死”的勇气,只能一边看剧一边感叹:”学吧,学累了吃个荔枝休息一下。”
毕竟,无论是大唐还是现代,打工人都逃不过一个”牛马”的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偶尔从影视剧里找点共鸣,然后继续搬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