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严正声明:抵制诋毁竞品行为 假消息系恶意炒作 将强化渠道监管

针对近日网络流传的“小米汽车销售人员诋毁竞品”事件,小米汽车官方今日正式回应称,经内部调查确认,涉事人员并非小米员工,相关对话内容系虚假信息。小米重申,公司始终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竞品诋毁行为,并呼吁公众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准确信息,避免被不实消息误导。

假消息风波始末:网络传言引发关注

事件起因于社交媒体上一则疑似小米汽车销售与客户的聊天记录截图。截图中,销售人员对某竞品车型进行了负面评价,引发网友热议。部分自媒体以“小米汽车贬低同行”为题进行传播,甚至衍生出“小米内部培训要求贬低竞品”等夸大解读。

面对舆论发酵,小米汽车迅速启动内部核查。6月21日,官方发布声明称:“经核实,涉事人员与小米汽车无任何劳动关系,其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同时,小米强调,公司内部对销售团队的培训和管理严格遵循行业规范,绝不允许通过贬低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

卢伟冰直播揭秘YU7:卷技术而非舆论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风波发生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刚在一场直播中详细介绍了即将发布的小米SU7升级版车型YU7的核心配置。他明确表示,YU7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高压快充和长续航技术,“标准版配置已超越SU7 Pro”,且定价不会走低价路线,而是通过产品力和用户价值参与市场竞争。

卢伟冰的表态被业内视为小米汽车对“价格战”的间接回应。他直言:“我们要卷的是技术、产品和用户体验,而不是通过舆论攻击对手。”这一立场与此次官方声明中“抵制诋毁竞品”的态度高度一致。

行业竞争白热化:车企需警惕“黑公关”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或个人通过散布不实信息抹黑竞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前,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均曾公开谴责过类似行为。法律人士指出,此类“黑公关”不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可能对消费者决策造成误导,损害行业健康发展。

小米汽车此次事件也暴露出新车上市前的舆论风险。随着YU7临近发布,市场上关于其定价、配置的猜测增多,不排除有人借机制造话题。小米方面提醒消费者:“近期外界虚假信息较多,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未来举措:强化渠道管理+法律追责

针对此次事件,小米汽车表示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销售团队审核:对新入职销售人员资质及背景进行严格筛查;
  2. 完善投诉机制:开通专线受理竞品诋毁举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3. 法律维权:保留对恶意造谣者的追责权利,目前已委托律师介入调查。

行业分析师认为,小米汽车的快速回应展现了其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但此类事件也警示车企需未雨绸缪,建立更完善的舆情监控体系。

【结语】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日益拥挤的当下,企业竞争的核心应回归产品本质。小米汽车此次主动辟谣并重申商业道德底线,不仅是对自身品牌的保护,也为行业竞争树立了标杆。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理性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被不实言论干扰购车决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