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被告”到”原告”:中美存储芯片战争转折点
2025年7月,长江存储在美国法院正式起诉美光(Micron),指控其恶意诽谤、散布虚假信息以打压竞争对手。这场诉讼被业内视为中国存储芯片产业”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标志性事件。

过去数年,美光凭借美国政府的政策庇护,通过”实体清单”限制长江存储获取先进设备,并多次游说盟国禁用中国存储产品。然而,随着长江存储的Xtacking 3D NAND技术突破国际专利壁垒,美光的市场垄断地位首次遭遇实质性威胁。
二、技术拆解:Xtacking如何颠覆传统芯片架构?
长江存储的杀手锏在于其自主研发的Xtacking架构,这项技术被业内称为”存储芯片领域的乐高革命”:
- 分层制造:将存储单元(数据”房间”)与控制电路(地基)拆分到两块独立晶圆上分别生产,最后通过高精度键合技术合二为一。
- 性能飞跃:
- 数据传输路径缩短50%,功耗降低30%;
- 生产周期缩短20%,新产品研发时间减少3个月;
- 支持更高层数堆叠(已实现232层,逼近理论极限)。
- 专利护城河:截至2025年,长江存储围绕Xtacking布局了超过3000项全球专利,覆盖从材料到工艺的全链条,直接封锁了美光等巨头的升级路径。
三、商业战争:白菜价内存背后的市场博弈
长江存储的崛起直接动摇了美光的利润根基:
- 价格战:长江存储的128层NAND闪存成本比美光低25%,推动全球内存价格在2024年下降40%;
- 客户争夺:2025年,苹果首次在部分iPhone机型中采用长江存储芯片,迫使美光丢失关键订单;
- 政策反噬:美光游说美国政府制裁长江存储后,反而促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长江存储在国内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5%飙升至2025年的35%。
四、法律反击:美国法院成新战场
此次诉讼中,长江存储祭出两大”核武器”:
- 专利侵权指控:美光涉嫌在新一代产品中抄袭Xtacking的键合技术;
- 商业诋毁索赔:美光被指通过媒体散布”长江存储芯片存在安全隐患”的虚假报告,导致其海外订单流失超10亿美元。
法律专家指出,若长江存储胜诉,美光可能面临天价赔偿(业内预估超50亿美元),甚至被迫开放技术授权。
五、行业影响:全球存储芯片格局重塑
- 中国势力崛起:长江存储的胜利将带动合肥长鑫等本土企业加速扩产,预计2026年中国NAND闪存全球份额将从12%提升至25%;
- 技术标准之争:Xtacking的专利壁垒可能迫使国际厂商支付授权费,中国有望从规则追随者变为制定者;
- 地缘政治变量:美国可能升级对华芯片设备禁令,但长江存储已布局”去美化”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0%。
结语:一场没有硝烟的”芯片上甘岭”
长江存储的反击战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中国科技产业突破”卡脖子”封锁的缩影。当Xtacking技术在美国法庭与国际市场双重验证其价值,这场”白菜价内存”引发的战争,或许正改写全球半导体权力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