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1 日凌晨,对于福建漳州的周钧灏一家而言,是一个被悲伤定格的时刻。21 岁的机车网红周钧灏(网名 “追风少年”),在一场意外车祸中,生命戛然而止。这一消息近日传出后,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 “禁摩” 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周钧灏身高 1.86 米,外形帅气,在社交平台拥有 1.4 万粉丝。他的账号里,满是与机车相伴的精彩瞬间,炫酷的骑行姿态、轰鸣的引擎声,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除了机车,他还常常与好友合拍不同品牌汽车的视频,不难看出其家境优越。他的生活看似充满激情与活力,未来一片光明,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击碎了这一切美好。
据好友公布的监控画面显示,事发凌晨 3 点多,周钧灏驾驶着重型机车。在短短 200 米的距离内,车速从 80km/h 疯狂飙升至 185km/h,远远超出了道路限速。当行驶至一个弯道时,车辆突然侧滑失控,如脱缰的野马般猛烈撞击在护栏上。尽管网传事故可能涉及与货车刮擦,但如此严重超速,无疑是这场悲剧的最大元凶。周钧灏当场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后,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21 岁。
7 月 3 日,周钧灏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条令人心碎的动态。他的父亲用儿子的账号发布了讣告,字里行间满是无尽的悲痛:“人生只要过得开开心心,没有烦恼,这一生也是很幸福。宝宝,爸爸真的很爱你… 来世我们做兄弟”。父亲还将自己的社交账号名改为 “一个做不到位的父亲”,自责与悔恨溢于言表。周钧灏的姐姐也发视频悼念,哽咽着说:“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家人按照他生前爱干净、爱打扮的习惯,为其遗体喷洒了香水,换上帅气的西装,希望他能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周钧灏的离世,并非机车网红事故的个例。近年来,此类悲剧频繁上演,刺痛着公众的神经。2023 年,云南昆明两名女骑手,年仅 16 岁和 21 岁,在骑行中撞向花台不幸身亡;2024 年,至少 6 名机车网红因交通事故离世,其中包括 28 岁的 “三毛子”、19 岁的 “DJ 万小橘” 等。有网友无奈调侃:“关注了 10 个机车主播,走了 8 个半”“关注 60 多名机车网红,已去世 40 余人”。这些年轻生命的消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响了机车安全的警钟。
事故发生后,网友们对此事议论纷纷。一些网友感慨:“肉包铁,一脚没,还是要敬畏生命。” 在他们看来,摩托车作为 “肉包铁” 的交通工具,本身安全性就相对较低,一旦发生事故,驾驶者往往受到严重伤害。而部分机车爱好者追求速度与激情,在道路上肆意飙车,更是将自己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还有网友提出:“还是不要继续在城市禁止摩托车为好,不然这样的事故会更多。” 他们认为,“禁摩”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一些机车爱好者在禁摩区域外更加肆无忌惮地飙车,增加事故风险。合理的管理与引导,才是解决之道。
事实上,“禁摩” 政策在我国多个城市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摩托车行驶速度快、稳定性差,部分骑手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会产生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尤其是一些 “飙车党”“炸街党”,在夜晚轰鸣而过,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而反对者则表示,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在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对于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摩托车更是经济实惠的通勤选择。“禁摩” 政策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 “一刀切” 的做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机车带来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和规范。
从机车网红事故频发的现状来看,这背后反映出诸多深层次问题。一方面,部分机车网红为了吸引流量、追求刺激,在公共道路上进行危险驾驶行为,如超速、“翘头”、边骑车边自拍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交通规则,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平台偏爱刺激、炫酷的内容,使得危险驾驶视频更容易获得高流量,从而误导了一些年轻的机车爱好者,让他们将危险行为视为潮流,竞相模仿。此外,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也至关重要。一些富裕家庭对孩子危险爱好的过度包容,未能及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间接助长了悲剧的发生。
在周钧灏的最后一条视频下,50 条热评中有 38 条在询问 “车多少钱”,仅有 2 条提醒 “注意安全”。这一数据令人深思,它反映出当前机车文化中存在的一种畸形现象:人们过度关注机车的酷炫外表和价格,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这种对危险的轻视,无疑是机车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钧灏的悲剧,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机车本身并无过错,它可以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但前提是必须在安全的框架内进行。对于机车爱好者而言,要将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心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摒弃危险驾驶行为。在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时刻牢记生命至上。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危险内容的审核,避免此类视频误导更多人。通过算法优化,向用户推送更多安全骑行、文明驾驶的内容,引导机车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此外,家长们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条件接触昂贵机车的家庭,更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风险意识,不能让财富成为孩子走向危险的助推器。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制定和执行交通政策时,应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在是否 “禁摩” 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 “一刀切”,而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状况、居民出行需求以及机车管理难度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加强交通管理力度,严厉打击 “飙车炸街” 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机车行驶秩序,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同时,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引擎会冷却,风会停,但对生命的敬畏永远不能停。愿周钧灏的离去,能让更多人警醒,让风驰电掣的速度与激情,不再以生命为代价。希望在未来,所有热爱机车的人都能将安全刻进骨髓,在安全的道路上,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