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领域,AI 无疑是最热门且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试图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而人才,作为 AI 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成为了巨头们争夺的关键目标。近期,一则重磅消息在科技圈内掀起波澜:苹果 AI 基础模型团队的核心负责人 Ruoming Pang(庞若鸣)将跳槽至 Meta,这一变动或将对苹果的 AI 战略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庞若鸣在 AI 领域可谓是声名赫赫。他 2006 年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便加入了 Google,在那里度过了长达 15 年的职业生涯。在 Google Brain 部门期间,他是语音识别和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中坚力量,更是 Tacotron 2 项目的关键贡献者之一。根据 Google Scholar 数据,他的论文总引用次数高达 46,364 次,近五年的引用次数占比达到 92%,其在学术界与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21 年,庞若鸣跳槽至苹果,负责领导一支约 100 人的团队,专注于 Apple Intelligence 背后的模型研发工作。这支团队成果斐然,支撑了苹果在上个月 WWDC 上发布的一系列 AI 功能,包括 Genmoji、通知优先级自动化以及设备端的文本摘要等。
然而,尽管 Apple Intelligence 在 WWDC 上的亮相颇为引人注目,但不得不承认,从技术实力的维度来看,苹果的基础模型与 OpenAI、Anthropic 乃至 Meta 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前就有消息传出,苹果正在考虑引入第三方大模型,以支持即将推出的 AI 版 Siri 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苹果在自研大模型方面遭遇了瓶颈。而此时庞若鸣的离职,无疑是雪上加霜。据彭博社报道,这或许仅仅是苹果 AI 团队人事动荡的开端。一位接近团队的知情人士透露,已有多位工程师计划跳槽,目标涵盖 Meta 及其他公司,庞若鸣的副手 Tom Gunter 也已于上月离开了苹果。

目前,苹果的 AFM(Apple Foundation Models)团队已由 Zhifeng Chen 接手,不过团队整体架构进行了调整,多个子团队开始采用更为分布式的管理模式,负责人包括 Chong Wang、Zirui Wang、Chung – Cheng Chiu 和 Guoli Yin 等。
反观 Meta,正积极地组建一支 “AI 超级战队”。为了成功挖来庞若鸣,Meta 提供了每年价值数千万美元的一揽子诱人计划。就在庞若鸣跳槽消息传出的同一天,Meta 还确认从 OpenAI 招募了研究员 Yuanzhi Li,从 Anthropic 挖来了 Claude 团队的 Anton Bakhtin。在过去的几个月中,Scale AI 创始人 Alexandr Wang、Safe Superintelligence 的 CEO Daniel Gross、GitHub 前 CEO Nat Friedman 等人,也先后加入 Meta AI 团队。可以看出,扎克伯格正不惜一切代价,围绕 “大模型 + 超级智能” 全力打造 Meta 的 AI 城墙。
苹果一直试图将 AI 纳入 “设备优先” 的哲学框架中,这种理念从产品角度而言,强调隐私、安全以及本地计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当下大模型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较为保守。如今,再加上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失,Apple Intelligence 未来能否继续提升实力,着实令人担忧。在这场激烈的 AI 大战中,Meta、OpenAI、苹果、Anthropic 等头部玩家们,比拼的早已不仅仅是技术与产品,人才的争夺与留存同样至关重要。下一个像庞若鸣这样的关键人物会花落谁家,又将对各大公司的 AI 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