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OS 26欧盟破冰:通话与短信功能首次向第三方开放,全球生态壁垒现松动迹象


一、历史性突破:苹果被迫开放核心通信壁垒

2025年7月,苹果公司通过iOS 26系统向欧盟用户开放了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权限——允许第三方应用直接调用蜂窝网络拨打电话、收发短信(SMS)、彩信(MMS)及RCS富媒体消息。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苹果自2007年iPhone发布以来对核心功能控制权的首次实质性让步。

此前,iOS系统的通信功能始终被严格锁定在苹果原生应用(如Phone和Messages)中,第三方应用仅能通过Wi-Fi或互联网协议(如FaceTime Audio、iMessage)实现间接通信。此次开放意味着欧盟用户可在第三方应用(如WhatsApp、Signal或欧盟本土通讯工具)中直接完成传统蜂窝网络的通话与短信操作,彻底打破了苹果对通信入口的垄断。


二、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倒逼改革

苹果此次开放并非主动革新,而是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施压的直接结果。该法案于2024年3月正式生效,要求“守门人”企业(包括苹果、谷歌等)解除对平台核心功能的封闭性限制,以促进公平竞争。

具体到通信领域,DMA明确规定:

  1. 默认应用可替代性:用户必须有权选择非苹果原生应用作为默认通信工具;
  2. API访问平等化:苹果需向第三方开放与原生应用同等的系统级接口;
  3. 禁止功能性歧视:iOS系统不得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第三方应用的通信能力。

苹果在声明中承认:“iOS 26的更新是为遵守欧盟法规作出的调整。”分析指出,若苹果未能如期合规,可能面临欧盟高达全球年收入10%的罚款。


三、严格限制下的“有限开放”

尽管此次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苹果通过多重限制弱化了其影响力:

  1. 地域封锁:功能仅限欧盟地区用户使用,其他市场(包括美国、中国)暂不受影响;
  2. 系统隔离:iPad、macOS及visionOS设备均不支持该功能;
  3. 开发者门槛:调用蜂窝通信API需持有欧盟注册的苹果开发者账号,增加了跨国企业的合规成本;
  4. 默认应用绑定:用户必须手动将第三方应用设为默认拨号和短信工具,否则功能无法激活。

这些限制被解读为苹果的“防御性策略”——既满足欧盟法律要求,又避免全球生态体系被冲击。


四、行业冲击波:谷歌与安卓阵营的连锁反应

苹果的被迫开放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 安卓阵营加速解绑:谷歌已面临类似DMA诉讼,未来Android系统或进一步开放通信API;
  • 第三方应用崛起:Signal、Telegram等隐私导向应用有望通过集成蜂窝功能挑战iMessage地位;
  • 运营商话语权提升:欧盟本土运营商(如沃达丰、Orange)可联合推广自有通信应用,削弱苹果生态粘性。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测,iOS 26的更新可能导致欧盟地区iMessage用户流失5%-10%,但苹果仍可通过服务业务(如iCloud、Apple Music)维持生态收益。


五、用户与开发者视角: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普通用户

  • :可自由选择更便宜或功能更丰富的通信工具,避免iMessage的苹果设备限制;
  • :需适应系统设置变更,且功能稳定性依赖第三方应用优化。

对开发者

  • 机遇:通讯类应用开发商(如Zoom、Discord)可通过集成蜂窝功能拓展场景;
  • 风险:欧盟以外的市场仍受苹果限制,全球适配成本高昂。

六、未来展望:全球监管压力下的苹果生态重构

iOS 26的欧盟特供版开放,标志着苹果“围墙花园”模式的首次裂缝。尽管短期内难以全球推广,但以下趋势已不可逆转:

  1. 分区域合规化:苹果或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功能,形成“碎片化”生态;
  2. 服务业务转型:苹果可能通过增值服务(如高级通话API授权)弥补接口开放损失;
  3. 技术博弈持续:苹果可能通过隐私安全等理由拖延非欧盟市场的开放进程。

这场始于欧盟的变革,终将推动全球科技行业走向更开放的竞争格局。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权的回归无疑是迈向数字自由的重要一步。


结语
iOS 26的欧盟更新既是苹果对监管压力的妥协,亦是数字时代平台经济重构的缩影。随着各国反垄断力度加强,科技巨头的绝对控制权正被逐步瓦解,而用户与开发者的春天或将到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