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白热化:骑手为高补贴通宵奋战,平台烧钱能否持续?

近日,外卖行业再次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补贴大战,各大平台纷纷加大投入,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这场补贴大战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也让骑手们迎来了一波收入高峰。有骑手表示,平台补贴很高,平日跑一天外卖也就赚一两百元,但现在一天能赚 700 多元,甚至有骑手称要跑个通宵。

补贴大战重燃战火,消费者疯狂 “薅羊毛”

新一轮的 “外卖补贴大战” 在本周末重燃战火,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低价甚至免单的咖啡奶茶订单,淘宝闪购和美团外卖两大话题再度冲上热搜榜。据网友反馈,美团在这个周末送出了多个线下咖啡茶饮的通兑券,但需要自取,淘宝闪购则依旧发放 188 元的红包,包括满 38 减 18.8 的午餐外卖红包,不过 “免单卡” 仍需要消费者随机抽取获得。

在高额补贴的诱惑下,消费者纷纷开启了 “薅羊毛” 模式。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 “战果”,一杯奶茶到手不到 3 元、一顿大餐只花 6 块钱的情况屡见不鲜。平台的订单量也随之呈现爆发式增长,一些热门奶茶店的订单小票长达三米,订单号过千,成为了新一轮外卖 “奇观”。

骑手收入飙升,高强度工作成常态

对于骑手们来说,这场补贴大战无疑是一次增收的好机会。有骑手对媒体表示,平日跑一天外卖也就赚一两百元,但现在一天能赚 700 多元,平台补贴很高,不少骑手都舍不得休息。还有骑手称奶茶门店已经开始爆单,单价明显高于平时,今天要跑个通宵。

一位外卖员孙先生说,7 月 5 日一天他赚了 700 多元。“为了让骑手尽快接单配送,当天平台补贴都很高。平时跑一单也就四五块钱,但当天可以补到十几块钱。” 他还表示,各家平台单子都很多,几乎没有机会等单。另一位外卖员王先生则透露,当天他跑了 100 多单,赚了 1000 多元。

然而,高收入的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随着订单量的激增,骑手们的配送压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需要在高温天气下,顶着烈日奔波,经常汗水湿透了衣衫,为了尽快将餐品送到顾客手中,一刻也不敢停歇。而且,由于订单过于集中,取餐排队、路上拥堵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导致送餐时间延长,骑手们还需要面对顾客的催单和投诉。

商家喜忧参半,行业可持续性引关注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让商家们迎来了订单的 “高光时刻”。池州主城区长江中路新西街多家热门奶茶店店员表示,平台补贴活动上线后,单量像坐火箭一样猛涨,“我们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煮珍珠、泡茶、打奶油,一刻都停不下来。” 某知名品牌奶茶店店员还介绍,7 月 8 号他家店铺订单突破了 800 单,“今天估计能到 1000 单。原材料消耗得特别快,像珍珠、茶叶,一天要用掉平时三四天的量,我们补货都来不及。”

不过,订单暴增的喜悦背后,商家也有很多的无奈。这次活动,虽然平台给予了不少补贴,但商家也需承担一部分补贴,这使得商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不少生意较好的外卖商店都是 “亏本赚吆喝”。池州主城区长江南路一家热狗快餐店店长介绍:“订单是多了,可利润却比平时少多了。平台补贴的钱一部分来自商家,像一份 31 元的墨西哥烤肉热狗,用优惠券后顾客只付 16 块钱,除掉食材、包装成本,能保本就不错了。” 池州主城区百牙东路一家手抓饼店主感受更明显,“现在卖 11 元的手抓饼,自己要倒贴 4 块。我直接把线上外卖关了,搞不起啊!”

不仅如此,订单过多还导致部分商家因人手不足而出现出餐延迟的情况,一些门店的投诉也有所增加,主要投诉理由是出餐时间和口感。

对于这次外卖补贴大战,业内人士指出,大力补贴带来的巨大线上流量将反哺线下服务业,形成电商和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平台模式,为大量商家打开一片蓝海,平台补贴叠加夏季消费热点,在全国多个城市引爆更大的消费势能,行业测算 500 亿补贴至少能够撬动千亿级消费增量,带来城市消费活力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也有专家表示,这种高额补贴的模式难以长期持续,平台需要在吸引用户和保证商家、骑手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否则可能会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应该理性消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场外卖补贴大战最终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