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困局:从”高端梦”到”阿斗”标签,比亚迪为何扶不起这颗棋子?

一、高开低走的销量困局:D9一枝独秀,其余车型集体失语

腾势的销量表现堪称”冰火两重天”。2024年,腾势D9以10.3万辆的年销量成为MPV市场的黑马,甚至连续两年蝉联MPV销冠。然而,除D9外,腾势N7、N9、Z9系列等车型却集体”哑火”。

  • N9上市即遇冷:赵长江曾豪言”N9产品力同行5年追不上”,但3月销量仅1708辆,远低于预期。
  • Z9系列冲击高端失败:对标奥迪A6L、宝马5系的Z9系列,定价33.48万-41.48万元,但6月销量仅815辆,与”月销5000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 N7边缘化:6月销量仅249辆,几乎被市场遗忘。

问题核心:腾势过度依赖D9,其他车型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导致品牌整体声量不足。

二、品牌定位模糊:高端形象难立,消费者认知仍停留在”比亚迪副牌”

腾势的困境不仅是销量问题,更是品牌认知问题。

  • 消费者认知混乱:许多消费者仍认为腾势是”比亚迪的高端版”,而非独立豪华品牌。王女士表示:”一提到腾势,就想到比亚迪,感觉它就是比亚迪的衍生品牌,算不上真正的高端。”
  • 品牌营销策略失误:广告植入争议(如让小孩决定购车)被批”不专业”,甚至被质疑”品牌定位混乱”。
  • 奔驰退出的影响:早期腾势由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合资打造,但奔驰逐渐淡出后,腾势失去了一部分高端基因支撑。

对比竞品:蔚来通过用户服务打造”高端生活方式”,理想以”家庭出行”精准定位,而腾势的品牌故事却模糊不清。

三、技术优势未能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同质化严重,消费者不买账

腾势的核心技术(三电系统、底盘等)均来自比亚迪,但高端车型与中低端车型的差异化不明显,导致消费者质疑”多花的钱到底买了什么”。

  • 电池技术争议:腾势仍使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与海豚、海鸥相同),而竞品(如蔚来、小鹏)已搭载三元锂电池或800V高压平台。
  • 智能化与豪华感不足:相比小鹏的XNGP智能驾驶、蔚来的换电服务,腾势在智能化和用户服务上缺乏亮点。
  • 设计保守:早期车型被批”又丑又贵”,尽管D9设计有所改进,但N7、Z9系列仍未形成鲜明风格。

行业对比:小米SU7凭借雷军个人IP和智能生态突围,极氪001靠猎装轿跑设计吸引年轻用户,而腾势的产品矩阵缺乏记忆点。

四、比亚迪的高端化困局:腾势为何成”扶不起的阿斗”?

比亚迪长期以”平价电动车”形象深入人心,尽管推出腾势、方程豹等子品牌,但消费者仍难以将其与高端挂钩。

  • 品牌调性冲突:比亚迪的”性价比”标签与腾势的”豪华”定位存在天然矛盾。
  • 资源分配问题:比亚迪的研发和市场资源更多倾斜于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腾势的优先级可能不足。
  • 市场策略失误:腾势未能像理想那样精准定位家庭用户,也未像蔚来那样构建独特的用户生态。

五、未来突围之路:腾势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

  1. 重塑品牌定位:明确腾势的豪华属性,与比亚迪主品牌切割,强化独立性。
  2. 产品差异化:避免车型同质化,打造独特卖点(如专属设计语言、高端配置)。
  3. 智能化与用户服务升级:加大智能驾驶投入,构建类似蔚来的用户社区。
  4. 营销策略调整:避免争议广告,强化高端形象传播(如赞助高端活动、跨界联名)。

结语
腾势的困境折射出比亚迪高端化的艰难。若不能解决品牌认知、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服务问题,腾势可能继续沦为”高开低走”的案例。换帅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腾势从”比亚迪的副牌”变成真正的豪华品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