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鲜官方高调宣布成功研发”美女AI机器人”并配发一张女性形象机器人照片时,国际社会瞬间炸开了锅。这张被标注为”平壤药房部署的医疗志愿服务支援AI机器人”的图片,究竟是朝鲜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还是又一轮政治叙事下的象征性展示?网友纷纷吐槽:”这颜值确实能打,但机器人真假难辨!”

官方宣布:朝鲜版”机械姬”亮相,技术细节却成谜
据朝中社及《朝鲜新报》报道,金日成综合大学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金光赫在7月21日的采访中强调:”尽管敌对势力阻挠,朝鲜仍在推进AI研究,AI已进入人民生活。”作为佐证,报道特意提到平壤某药房部署了”医疗志愿服务支援AI机器人”,并附上一张女性外形的机器人照片——白色制服、精致面容,甚至带有微笑表情,文字明确标注其为”AI机器人”。
然而,这并非新鲜画面。早在2025年5月21日,《朝鲜新报》在一篇关于”24小时服务药店”的报道中就发布了同一张照片,当时仅称其为”药房服务设备”,未提及任何AI或机器人功能。此次突然被重新定义为”美女AI机器人”,并冠以技术突破的标签,引发了外界对朝鲜是否”旧图新用”的质疑。
更关键的是,照片中的机器人始终呈现静态站立姿态,没有任何交互动作、面部表情变化或环境感知功能的视觉证据。国际机器人专家指出,若真为AI机器人,至少应展示语音对话、药物递送或基础移动能力,而非一张”服装模特级别”的定格画面。
技术真实性遭质疑:静态模型还是智能助手?
面对朝鲜的”高调官宣”,全球科技界反应两极分化。
支持方:朝鲜或藏拙,技术潜力不可小觑
部分学者认为,朝鲜长期受国际制裁,但其在核技术、航天领域曾多次实现”突袭式突破”,人工智能领域也可能存在”低调积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李敏浩教授分析称:”若该机器人确为朝鲜自主研发,其外观设计达到人类审美标准,说明在材料科学和基础伺服控制上有一定积累。但仅凭一张照片无法判断其是否具备真正的AI交互能力。”
反对方:缺乏实证,更像”政治符号”
更多专家直言,这张照片更像是朝鲜宣传机器塑造的”技术自信”符号。美国乔治城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员艾玛·陈指出:”真正的服务型AI机器人需要展示动态响应、多语言交互或医疗知识库调用能力,而朝鲜提供的仅是一张静态图像。对比国际同行(如日本软银的Pepper、韩国LG的CLOi),朝鲜机器人尚未跨越‘基础自动化’门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张伟进一步解释:”从技术逻辑看,若该机器人能完成药房服务(如药品查询、简单问诊),至少需搭载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和基础视觉识别系统。但目前公开资料中,既无技术白皮书,也无现场演示视频,真实性存疑。”
网友围观:颜值即正义?”这机器人能打几分?”
尽管争议不断,朝鲜”美女AI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却意外成为全球网友讨论焦点。
- 支持颜值派:”就算只是模型,这脸和身材也太精致了吧!””朝鲜审美在线,比某些工业机器人强多了。”
- 技术怀疑派:”静态图谁不会P?给我一个能对话的机器人才是真AI!””上次说研发核动力潜艇,结果呢?”
- 吃瓜群众:”不管真假,朝鲜这次营销很成功啊!””建议直接直播机器人煎药,真假立现。”
社交媒体上,一张对比图疯传:左侧是朝鲜”美女AI机器人”的严肃站立照,右侧是日本软银Pepper机器人灵活递送饮料的视频截图,配文”这就是现实与PPT的区别”。
深度剖析:朝鲜为何执着于”机器人叙事”?
无论此次”美女AI机器人”是否为真,朝鲜近年来频繁释放人工智能相关消息,背后或有深层考量:
- 科技强国形象塑造
在长期国际孤立下,朝鲜通过宣传尖端技术(如去年宣称的”自主研发AI语音翻译系统”)增强国民凝聚力,并向外界传递”制裁无用论”信号。 - 民生议题的政治化
将机器人应用于”医疗志愿服务”,既贴合全球人工智能伦理中的”人文关怀”叙事,又巧妙回避了军事用途敏感话题,塑造”科技为民”的形象。 - 技术自主的象征意义
即使成果有限,朝鲜强调”敌对势力阻挠下的自力更生”,强化内部对领导层的认同感——这与朝鲜此前宣传”国产智能手机””氢弹试验”的逻辑一脉相承。
未来展望:若为真,朝鲜AI路在何方?若为假,宣传效果已达成?
若该机器人确系朝鲜自主研发,其下一步需直面三大挑战:
- 技术验证:公开交互演示、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
- 功能落地:从静态展示转向实际场景应用(如医院导诊、语言翻译);
- 国际合作:突破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供应链封锁。
若最终被证实为宣传手段,朝鲜至少已通过”视觉冲击”在全球舆论场占据一席之地——正如网友调侃:”就算机器人是假的,这波热搜朝鲜赢麻了!”
(结语)在人工智能竞赛白热化的今天,朝鲜的”美女AI机器人”究竟是技术里程碑还是政治橱窗?答案或许藏在下一张照片、下一次演示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科技遇上意识形态,真相总比想象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