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再起:中手游、B站高管落马,行业顽疾浮出水面
2025年7月,中国游戏行业再次因反腐新闻震动。7月30日,中手游发布内部信,确认原满天星工作室总经理姜海涛(此前媒体报道为姜某某)因涉嫌严重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此前,中手游内审发现其通过虚构外包合同、收受回扣等方式牟利,甚至导致《仙剑世界》美术外包”效果差但费用畸高”。无独有偶,7月2日,B站通报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某敏因职务犯罪被捕;更早的7月1日,完美世界披露8名员工与供应商勾结、损害公司利益,涉事供应商被永久拉黑。

这一系列事件绝非偶然。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网易、三七互娱、莉莉丝等头部企业均公开反腐进展,行业已进入”刮骨疗毒”深水区。从研发高管到市场采购,从IP开发到外包管理,腐败触角几乎渗透游戏产业链每个环节,而《仙剑世界》的滑铁卢更成为典型案例——一款投入超3亿元、预约量破千万的国民级IP项目,最终因产品质量崩盘与管理层贪腐双重打击,导致中手游2024年亏损21亿元,同比暴跌超100倍。
《仙剑世界》崩盘背后:贪腐如何摧毁一款”全村的希望”?
作为仙剑IP时隔多年的重磅新作,《仙剑世界》曾被寄予厚望。中手游为其组建满天星工作室,由姜海涛带队,研发投入累计超3亿元(接近中手游2021年全年净利润6.12亿元的一半)。然而,这款承载玩家情怀的游戏却成为”灾难现场”:
- 市场表现惨淡:原定2023年上线,历经多次跳票后于2025年2月推出,首周iOS免费榜从榜首暴跌至36名,三个月内下载量仅76.8万次,收入25万美元(约180万元人民币),App Store评分2.9分(满分5分),用户吐槽集中在”NPC呆滞如木偶””解密设计低龄化””界面杂乱功能冗余”。
- 技术缺陷致命:2024年财报自曝三大硬伤——移动端适配差(高性能需求导致卡顿发热)、画面精度低(暗调场景影响观感)、新手引导缺失(前期流失率极高)。更致命的是,项目组被曝因贪腐导致外包资源”价高质次”,美术素材与宣传严重不符。
- 团队动荡加剧危机:2024年3月,市场传出《仙剑世界》项目组大规模裁员传闻;4月起,内部举报信揭露姜海涛利用审批权输送利益,间接拖慢开发进度并影响产品质量。
中手游2024年财报显示,受《仙剑世界》延期及多款游戏表现不佳拖累,总营收同比下滑25.93%至19.3亿元,游戏开发收益锐减30.7%,净亏损创近五年纪录。一款本可成为”现金牛”的产品,最终因管理漏洞与贪腐问题沦为”业绩毒药”。
行业顽疾解剖:为何游戏圈成腐败”高发区”?
游戏行业的反腐风暴并非新鲜事。早在2016年,B站就曾通报游戏运营负责人舞弊;2024年,完美世界曾查处星云工作室多名员工受贿。但此次密集曝光表明,问题已从个案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其背后是行业特性与快速扩张期的制度短板共同作用的结果:
- 虚拟交易的”灰色地带”
游戏开发涉及大量美术外包、IP授权、广告投放等环节,这些交易往往以”创意””效果”为定价依据,缺乏实物商品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例如,一款游戏角色的立绘可能报价从5万元到50万元不等,采购方若与供应商勾结,极易通过虚增成本牟利。 - 权力集中的”审批黑洞”
研发负责人、市场总监等岗位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如姜海涛作为工作室总经理,可直接审批外包合同;B站张某敏则负责游戏合作招商,手握流量与分成规则制定权。这些岗位若缺乏透明监督,便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 野蛮生长后的制度滞后
早期游戏行业以”快速试错””流量为王”为导向,许多企业在扩张期忽视内控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监管趋严,早期埋下的管理漏洞逐渐暴露。某头部公司高管坦言:”十年前签合同连反贪条款都没有,现在发现漏洞太多只能补课。” - KPI压力下的畸形激励
部分企业将项目收益与团队奖金强绑定,在短期业绩压力下,个别管理者选择通过”压缩成本”(如克扣研发经费)或”虚增收入”(如虚构流水)达成目标,甚至与外部勾结套取公司利益。
刮骨疗毒进行时:企业如何筑牢反腐防线?

面对愈演愈烈的腐败问题,头部游戏公司正以”壮士断腕”的姿态推进改革:
- 技术赋能监督:网易、米哈游等企业引入大数据审计系统,对采购单价、供应商资质、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异常交易自动触发预警;
- 透明化采购流程:完美世界建立”供应商黑白名单”,要求所有外包合同经过法务、财务、业务三方会签,并引入第三方比价机制;
- 高压问责文化:B站、中手游等公司明确”反腐零容忍”,不仅开除涉事员工,还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通过内部通报形成震慑;
- 制度性补课:行业组织呼吁建立统一的美术外包定价标准与验收规范,推动游戏企业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如设立独立内审部门、推行轮岗制度等。
游戏行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反腐不是终点,而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刮去腐肉,才能让健康的肌体支撑创新。”
未来挑战:反腐之后,游戏业如何突围?
反腐只是第一步,中国游戏产业仍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 用户增长放缓: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已超6.6亿人,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产品力成为核心壁垒;
- 技术升级压力:AIGC、云游戏等新技术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贪腐导致的资源浪费可能延缓创新步伐;
- 全球化竞争加剧:国产游戏出海需直面欧美大厂的品质与合规挑战,内部腐败可能成为国际化的绊脚石。
对于企业而言,反腐不仅是”排雷”,更是重塑信任的过程——对玩家负责(提供优质产品)、对投资者负责(保障资产安全)、对行业负责(推动良性竞争)。正如一位资深从业者所言:”当游戏公司开始向内开刀时,或许正是整个行业重新出发的起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有将反腐进行到底,中国游戏才能真正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