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盘:热度下滑与爆款缺席的“冷静期”
2025年暑期档上半场(6-7月)的长剧市场,呈现出与往年截然不同的“冷静”姿态。尽管平台排播密集——司法刑侦、古装探案、青春群像等多元题材轮番登场,但真正能称得上“现象级”的爆款始终缺席。从数据维度看,头部剧集的表现甚至略显疲软:灯塔数据显示,《以法之名》作为上半场正片集均播放量冠军,集均仅5000万(灯塔)/3500万(云合),豆瓣打分人数12万+,与2024年动辄破百万讨论量、集均播放量超10亿的“剧王”相比差距明显;《临江仙》《书卷一梦》等剧更是在影响力层面进一步下滑。

对比上半年整体市场,颓势更为显著:云合2025H1长剧报告显示,正片有效播放TOP3《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中,榜首的19.3亿播放量在2024年仅排第五;《漂白》虽以热播期集均、集均V30双破5000万位居榜首,但在2024年同期只能排第六。大盘趋冷已成行业共识,而暑期档作为传统“兵家必争之地”的失焦,更折射出长剧市场深层的结构性变化。
题材洗牌:刑侦探崛起,古装剧“破”与“立”
尽管整体热度不足,今年暑期档上半场的题材多元化尝试仍值得关注——曾经“古装一家独大”的格局被打破,司法刑侦与悬疑探案元素成为新的内容高地,而古装剧则在争议中探索细分创新。
1. 刑侦剧:口碑与热度双扛旗
司法刑侦剧成为上半场的“品质担当”。优酷《以法之名》凭借“刀刃向内”的题材创新(聚焦政法系统内部反腐),播出期间引发全民热议,在猫眼、灯塔、云合等平台稳居月度TOP1;腾讯视频《扫毒风暴》则以8.0分的豆瓣高分拿下暑期档口碑冠军。这两部剧的共同点在于:跳出了传统刑侦剧“抓坏人”的单一叙事,转而探讨制度漏洞、人性挣扎等深层议题,既满足观众对“硬核案情”的需求,又传递了现实共鸣。

2. 古装剧:细分赛道突围,探案成“救命稻草”
古装剧的市场占位虽不如前两年强势,但并未完全失语。灯塔数据显示,《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锦绣芳华》占据6-7月正片集均播放量TOP10中的四席,其中《书卷一梦》(豆瓣7.1分)、《锦绣芳华》(豆瓣7.0分,打分人数近20万)在口碑层面表现亮眼。不过,部分平台破万剧(如《临江仙》《朝雪录》)陷入“热度尚可但评分偏低”的尴尬——前者豆瓣刚过6分,后者虽破万但名场面出圈度不足,反映出市场对“落地古偶”的更高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古装探案剧延续了近年来的爆款基因:《朝雪录》作为近期黑马,凭借紧凑的探案节奏“意外”跑赢大盘;即将开播的《定风波》(爱奇艺出品,星越主演)被寄予厚望,其能否延续《御赐小仵作》《莲花楼》《唐诡》系列的口碑与热度,成为古装剧下半场的风向标。
3. 悬疑探案:跨题材的“小爆款高地”
无论是刑侦剧还是古装探案剧,悬疑元素均是吸引观众的核心。上半场中,《扫毒风暴》的缉毒智斗、《以法之名》的案件推理、《朝雪录》的古装断案,均通过强情节、快节奏满足观众对“烧脑”的需求。娱乐独角兽指出,“探案”已成为暑期档小爆款的集中赛道——它既符合当下观众对“内容密度”的偏好,又能通过角色成长与人性刻画提升剧集深度,成为平台平衡流量与口碑的重要选择。
相比之下,青春题材(如豆瓣7.1分的《焕羽》)、年代剧(如《淬火年代》)等则因缺乏创新或叙事乏力,未能激起水花;正午阳光《樱桃琥珀》虽主打CP二搭,却陷入口碑争议,进一步印证了“情怀牌”并非万能。
市场重构:叔圈祛魅与破万剧标准的再思考
暑期档的讨论维度,早已超越剧集本身,延伸至主演生态、平台策略与行业标准的重塑。
1. 叔圈“迷信”破灭:实力派也需突破同质化
曾被视为“品质保障”的中年演员(叔圈),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挑战。张译(《以法之名》)、雷佳音(《长安的荔枝》)等演员因角色同质化(“憋屈执法者”“窝囊废人设”)与高曝光疲劳,陷入口碑争议——张译的“唯唯诺诺装怂”表演被批为惯性套路,雷佳音则因霸屏大小屏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这种“审判”看似苛刻,实则反映了市场对演员突破的期待:当“叔圈”成为一种标签,若不能通过角色创新打破固化印象,再精湛的演技也难逃审美倦怠。
不过,这一趋势也有积极意义:它倒逼中年演员重新审视创作方向(如靳东凭《西北岁月》获白玉兰视帝),也推动行业摆脱对“流量”或“熟脸”的盲目依赖,转向更注重角色适配度的选角逻辑。
2. 破万剧标准争议:现象级缺失下的“对标焦虑”
暑期档中,《朝雪录》等剧的热度破万引发了对平台“爆剧标准”的讨论。爱奇艺数据显示,《朝雪录》站内热度连续7天破万、续看率高于均值、云合市占率达32.4%,但名场面出圈度与商业价值仍有提升空间。网友的质疑本质上是“对标焦虑”——当爱奇艺“荣誉殿堂”级破万剧(如《狂飙》《长风渡》)曾创造现象级影响力时,当下的“破万”更多是数据层面的达标,而非真正的全民爆款。
这一争议背后,是市场对“何为好剧”的重新定义:在长剧大盘趋冷的背景下,头部内容的表现不及预期,观众对“现象级”的期待反而更强烈。破万剧或许能证明剧集的“合格线”,但若想成为承载社会话题、推动行业进步的“剧王”,仍需在内容深度、情感共鸣与创新表达上更进一步。
下半场展望:爆款待哺与市场韧性
随着《定风波》《凡人修仙传》等剧接棒上半场,2025暑期档下半场将迎来新一轮角逐。首部凡人流修仙剧《凡人修仙传》能否打破仙侠题材的沉寂?古装悬疑剧《定风波》能否延续探案赛道的热度?这些问题将成为观察市场风向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半场缺乏现象级爆款,但多元题材的尝试、观众审美的迭代以及行业标准的重构,均为长剧市场的长期发展埋下伏笔。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最关键的还是看自身”——无论是题材创新、演员表现还是平台排播,只有回归内容本质,才能在“冷静期”中沉淀出真正的竞争力。
接下来的八月,市场将继续等待那个能点燃全民热情的“爆款”,但无论结果如何,2025暑期档上半场已证明:长剧市场的韧性,藏在每一次对颓势的突围与对标准的重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