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忠诚换来无情解雇”:SpaceX前主管控诉高压文化下的安全漠视与报复性裁员

航天巨头的光环与阴影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凭借可回收火箭技术和星链计划(Starlink)的全球布局,被视为商业航天的领军者。然而,在这家以”快速迭代””极限效率”著称的科技公司背后,一线员工的生存状态却鲜少被外界关注。近日,一名在SpaceX任职近14年的资深主管罗伯特·马尔凯特(Robert Markert)提起诉讼,指控公司因他坚持提出安全警告而进行报复性解雇,并揭露了SpaceX内部长期存在的高压工作文化、安全隐患漠视以及歧视问题。这起案件不仅让SpaceX的用工政策受到质疑,也引发了公众对商业航天领域”硅谷极限文化”的反思。

从”终身奉献者”到”被抛弃的员工”:Markert的14年

现年37岁的马尔凯特是SpaceX的资深主管,领导一个16人的技术团队,负责猎鹰系列火箭的海上回收与复用准备工作。他曾是SpaceX文化的坚定拥护者,甚至希望在这里工作到退休。然而,2025年4月,他突然被公司无预警解雇,理由含糊不清,而他坚信,真正的导火索是他多次对安全问题的直言不讳。

1. “猎鹰火箭回收?现实比宣传危险得多”

在起诉书中,马尔凯特详细描述了SpaceX火箭回收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例如,猎鹰火箭的整流罩(fairing)回收是一项关键任务,但公司采用的流程在他看来”极度不安全”,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受伤或死亡”。他曾多次建议重新设计流程以降低风险,但管理层的回应简单粗暴:”不改,太贵。”

2. “连续工作20天?人手不足,一人多岗”

在火箭发射任务密集期,SpaceX的管理方式更加极端。马尔凯特透露,团队成员经常被强制连续工作15~20天,甚至在海上回收任务中严重缺人,导致”一人多岗””高压超负荷运转”。许多员工因此受伤,但由于担心影响职业前途或遭到报复,几乎没有人敢上报工伤。

3. “提建议=添麻烦?管理层只认排期”

当马尔凯特尝试为团队争取合理的工作安排时,他的努力屡屡被驳回。他提出增员或减少任务量,但管理层坚持”要以排期为先”,甚至斥责他”阻碍进度”。更讽刺的是,当他试图提供替代方案时,得到的回应永远是:”你要带来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

“安全吹哨人”的悲剧:举报隐患反遭解雇

马尔凯特并非没有尝试改变现状。他多次向高层反映安全问题,但SpaceX的回应让他逐渐绝望。最终,他因两件事被公司盯上:

1. 一名女员工的歧视投诉

2024年初,马尔凯特接收了一名从SpaceX东海岸工厂转来的女员工,该员工此前曾举报原团队存在歧视问题。出于善意,马尔凯特给了她”重新开始的机会”,并认真处理了她对同事行为的反馈。然而,一年后,该员工在离职当天突然向HR提交了一份针对马尔凯特团队成员的歧视投诉(具体细节未公开)。公司迅速展开调查并确认投诉属实,随后马尔凯特于2025年4月2日被解雇。

2.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马尔凯特坚称,自己并未参与任何歧视行为,甚至配合了调查。但当他向HR询问解雇原因时,得到的回答仅仅是:”我们无法透露任何细节。”更讽刺的是,SpaceX告诉他”仍有资格申请内部岗位”,但实际上HR暗中阻止其他团队录用他。

索赔近600万美元:一场关于”报复性解雇”的法律战

马尔凯特认为,自己的解雇并非因为绩效问题,而是因为他长期坚持安全举报,并卷入了一场莫须有的歧视调查。因此,他在诉讼中指控SpaceX进行”打击报复式解雇”,并要求赔偿:

  • 工资与福利损失:约122万美元(因突然离职)
  • 未来六年SpaceX股权:超350万美元
  • 未来股权损失:至少117万美元
    总索赔金额:596万美元

此外,他还希望陪审团裁定SpaceX支付惩罚性赔偿,以警示企业不得因员工行使合法权利(如提出安全问题)而进行报复。

SpaceX的回应:他只是”随时可解雇的员工”

面对指控,SpaceX在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坚称:

  1. 马尔凯特是”at-will employee”(随时可无理由解雇的员工),公司解雇他出于”合法、非歧视、非报复的原因”。
  2. 公司遵守反歧视和反报复法律,不存在”恶意或对员工权益的漠视”。
  3. 马尔凯特的索赔金额”过于主观,缺乏法律依据”

然而,这并非SpaceX近期首次面临员工诉讼。2025年:

  • 5月:一名患有克罗恩病的员工起诉SpaceX,称其主管记录并限制他如厕时间,超过10分钟就会被警告。
  • 7月:一名非裔材料检查员因”迟到”被开除,但类似行为的白人员工却未受处罚。

SpaceX的”极限文化”:高速扩张下的隐患

2025年至今,SpaceX已发生四起火箭爆炸事故,而随着发射频率的持续上升,一线团队的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加剧。马尔凯特的案件,连同其他前员工的诉讼,逐渐勾勒出SpaceX内部以”进度为核心”的硅谷极限文化:

  • 高压工作:连续超负荷工作,员工受伤不敢上报。
  • 安全漠视:成本优先于安全,合理建议被驳回。
  • 歧视与不公:少数族裔和弱势员工面临不公待遇。

结语:航天梦想与人性关怀的平衡

SpaceX无疑是商业航天的先锋,但马尔凯特的案件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突破和商业成功的同时,企业是否也应该承担起对员工的基本责任?当”快速迭代”成为压榨员工的借口,当”极限效率”导致安全隐患被忽视,这样的企业文化还能走多远?

对于马斯克和SpaceX来说,这不仅是一起法律诉讼,更是一次关于企业价值观的拷问。在征服太空之前,或许他们首先需要学会如何善待地球上的员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