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跟拍师:用快门定格破碎的曾经

在传统观念里,离婚似乎总是伴随着悲伤、痛苦与难以言说的沉重。但在当下这个多元包容的时代,离婚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再是令人羞赧的禁忌话题。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一个新兴且小众的职业 —— 离婚跟拍师。他们如同情感世界的记录者,用镜头捕捉那些走向婚姻终点的人们的复杂情绪与全新开始。

摄影圈 “卷” 出的小众赛道

在摄影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炯叔,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变迁。如今的摄影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竞争激烈到近乎残酷。曾经,一套婚纱照或写真的价格还算可观,但如今,299 元的 “全包套餐” 随处可见,AI 拍照软件更是来势汹汹,能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客片。不仅如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凭借着对新潮流的敏锐把握,以及刚退休的老人靠着充足的时间和热情,都能用手机软件拍出颇具风格的照片。

客户们的要求也愈发刁钻,从对光线效果的极致追求,如要求结婚写真呈现出逆光剪影感,到对配饰细节的严格把控,像耳环倾斜角度都要有具体参数,这让从业者们倍感压力,疲于应对。

直到有一天,一位特殊的客户找到了炯叔,提出想要离婚跟拍服务。这一请求,如同一束光照进了炯叔迷茫的职业生活,让他发现了摄影行业中这片尚未被充分发掘的 “小众赛道”。

起初,炯叔内心是抗拒的。多年的摄影经验告诉他,捕捉悲伤情绪远比捕捉快乐要困难得多。快乐是外放的、张扬的,而悲伤往往是内敛的、含蓄的,需要摄影师更加敏锐地去感知、去捕捉。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接下了第一单离婚跟拍。

在跟拍过程中,炯叔惊讶地发现,这对夫妻并没有想象中的悲痛欲绝、大吵大闹。相反,他们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在拿到离婚证后,还能心平气和地交流,分享着过去生活中的点滴回忆。那一刻,炯叔明白了,对于某些人来说,离婚并非是世界末日,而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过去的告别,对未来的重新选择。

随着社会观念的日益开放,离婚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2024 年,中国离婚登记量达到 260 万对,一些社交平台上 “离婚仪式感” 话题阅读量突破 2.3 亿。市场的需求催生了商业机会,一单离婚跟拍的价格大概在 1800 元左右,吸引了越来越多像炯叔这样的摄影师涉足其中。

炯叔涉足离婚跟拍行业半年多来,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和观察,总结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来找他做离婚跟拍的,大多是 26 到 35 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离婚的原因,很少是因为出轨、家暴等原则性问题,而多是感情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逐渐消磨殆尽。曾经恋爱时的热烈与激情,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消失不见,最终,他们选择用几张照片来纪念这段逝去的感情。

当然,这个新兴行业并非一帆风顺,在网络上也引发了不少非议。有人认为,摄影师的职责本应是记录美好,而离婚跟拍破坏了摄影圈的传统,甚至有人指责离婚跟拍师是在 “毁人婚姻”。但炯叔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觉得结婚固然是人生中幸福美好的时刻,但离婚对于一些人来说,同样也可以是人生解脱后的畅快与轻松,值得被记录。

如今,炯叔每个月能接到 10 单左右的离婚跟拍订单。虽然数量比不上结婚摄影,但却让他感到轻松许多。在拍摄过程中,他不需要像拍摄结婚照片那样,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和流程来操作,只需用心捕捉那些办理离婚手续时的自然瞬间,记录下客户真实的情感状态。

离婚写真,见证人生成长

阿特夫妇是炯叔众多客户中的一对。他们来自江苏,结婚仅仅两年,就选择了分道扬镳。在接单前,炯叔按照惯例,不会主动询问客户离婚的原因,而是询问他们对于拍摄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阿特却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向炯叔倾诉起自己的故事。

阿特家境优越,家中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茶叶工厂,作为独子的他,从小衣食无忧。而他的妻子,来自外地农村,家庭条件较为艰苦,家中还有个弟弟,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两人相识相恋后,感情迅速升温。然而,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遭到了阿特父母的强烈反对。

但爱情的力量让阿特和女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婚,领取了结婚证。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阿特的父母,他们不仅断了阿特的经济来源,还将他从家族工厂开除。年轻气盛的阿特,坚信自己可以凭借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于是带着妻子前往昆山打工。他们租住在简陋的村民自建房里,阿特在工厂里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多挣些钱,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去跑外卖。

但生活的重压逐渐消磨了他们的感情。阿特的妻子无法忍受这样的艰苦生活,多次劝说阿特向父母低头认错。但阿特骨子里的倔强让他拒绝了这个提议。最终,两人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争吵和疲惫中走向了尽头。当妻子提出离婚时,阿特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同意。

他们回到阿特的老家办理离婚手续,炯叔也特地为此出差前往。阿特对拍摄几乎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淡淡地说,拍一张照片就好。而这一单,他却爽快地支付了炯叔一千五百多元。

在办理完离婚手续,走出登记处大楼的那一刻,阿特夫妇的举动如同许多离婚夫妻一样,自然而然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这一瞬间,被炯叔敏锐地捕捉到,定格在了镜头里。

最终的作品只有这一张照片,阿特将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他觉得前妻或许并不需要这张照片,而对自己而言,这张照片却意义非凡。它见证了自己一段失败的婚姻,也让他在这段经历中看清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残酷。曾经在恋爱时,他眼中的妻子完美无瑕,但步入婚姻后,双方家庭背景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都在日常相处中逐渐暴露,最终成为了感情破裂的导火索。

在阿特看来,离婚是一道选择题,而非一道无解的难题。这张照片,在未来他面临新的感情抉择时,会成为他深思熟虑的依据;在多年后的某个午后,当他偶然翻出这张照片,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欢笑与泪水,都会涌上心头,成为他人生中一段无法忘却的回忆。正如阿特妈妈所说:“经历了这场婚姻,你才真正长大了。” 而这张照片,就是阿特成长的见证。

“我们不过是一对合作伙伴”

与阿特夫妇离婚时略显沉重的氛围不同,陈力夫妇的离婚过程则显得轻松随意许多。他们是两个人一同找到炯叔的,在领离婚证之前,就希望能通过镜头定格下这个特殊的时刻,为两人共同生活过的日子留下一些回忆。

炯叔为陈力夫妇拍摄了一组照片,共三张。第一张照片,拍摄于他们领取离婚证后,站在结婚登记台上。两人手中拿着红色的小本本,脸上没有丝毫悲伤,反而带着轻快的笑容。乍一看,这张照片就像一张普通的结婚照,但仔细端详,会发现红色小本本上清晰地写着 “离婚证” 三个字,而非 “结婚证”。后来,陈力拿着这张照片,半开玩笑地问朋友:“为什么离婚证和结婚证都是红色封面呢?这说明国家也觉得离婚和结婚一样,都是人生中正常的经历呀,没必要谈‘离’色变。”

第二张照片,是他们拿着离婚证,站在办事大楼门口的合影。陈力贴心地为前妻买了一束捧花,两人的手指上,曾经象征着爱情的婚戒已被摘除,显得干净利落。拍摄这张照片时,办事大楼门口进进出出的人,都对这对 “新人” 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他们穿着随意,完全没有结婚时的那种庄重与正式感。再仔细一看,两人手中的离婚证,更是让旁人感到诧异。但陈力夫妇对此毫不在意,在镜头前,他们自由而放松,仿佛只是在记录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他们去海底捞吃火锅时。火锅桌上,一只鸳鸯锅冒着腾腾热气,一半是清汤,一半是红汤,恰似他们即将分别的生活。两人开心地吃着肉,手中的筷子不停翻动,而离婚证就随意地放在桌子上,仿佛在向人们宣告,这是一次纪念离婚的特别聚会。

拍完照片后,陈力夫妇热情地邀请炯叔一起吃火锅。在吃饭过程中,他们主动和炯叔聊起了自己的过往。陈力说,他们大学毕业后,几乎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选择了闪婚。当炯叔问他们毕业多久时,陈力笑着回答:“去年毕业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从闪婚族迅速变成了闪离族。

炯叔不禁感到惋惜,从两人现在的状态来看,似乎并非到了水火不容、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地步。但陈力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婚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人生保障,但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次勇敢的尝试。进入婚姻后,他们体验到了其中的束缚与责任,而这些与他们追求的自由生活背道而驰。经过深思熟虑,两人一致同意选择离婚,并且都明确表示,未来不会再轻易走进婚姻。

正如陈力的前妻所说:“一辈子谈恋爱不好吗?干嘛要去结婚?” 对于他们来说,婚姻并非人生的必选项,而是一种可尝试、可放弃的经历。

陈力这一单,炯叔原本要收取两千元费用,但在了解了他们的故事后,他被两人对待婚姻的洒脱态度所打动,最终给他们打了半折,只收了一千块钱。炯叔觉得,通过这一单,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婚姻和人生的一种全新理解。

我是 “情感殡葬师”

随着离婚跟拍行业的逐渐兴起,一些媒体用 “情感殡葬师” 来形容这些摄影师。炯叔第一次看到这个称呼时,心里多少有些抵触,觉得这个词带着一股晦气。但在接了越来越多的单子后,他却发现,这个词似乎精准地描绘了自己的工作。

在他的客户群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为 Z 世代拍过充满动漫风格的离婚照,照片中的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过去感情的告别;为 89 后夫妻拍过撕碎各自离婚证的照片,那瞬间的决绝与勇敢,被镜头永远地记录下来;还为老年夫妻拍过布满皱纹的手抚摸离婚证的特写照片,那双手仿佛在诉说着一生的故事,有遗憾,也有释怀。

炯叔曾经向一些服务对象提出,可不可以留存一些底片,用作宣传。但几乎所有客户都表示了拒绝。对他们来说,这些照片一旦拍摄完成,就意味着一段感情的彻底终结。他们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曝光,不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指指点点。

在日常拍摄和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中,炯叔见证了一段又一段走向衰败的感情。他用镜头定格下这些情感消逝的瞬间,就如同殡葬师送别逝者一样,为这些逝去的感情举行一场特殊的 “葬礼”。但他又不完全认同 “情感殡葬师” 这个定义,因为在他的亲身经历中,大多数客户都是以开放、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离婚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选择用拍摄离婚照片的方式,来为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相反,炯叔觉得这些客户是幸福的。他们懂得在不合适的时候及时止损,敢于舍弃过去,去追求新的生活。他们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勇敢地迈向未来。相比于那些在不幸婚姻中苦苦挣扎、无法自拔的人,他们的选择更加果断,也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清晰、通畅。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离婚跟拍师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见证着人们的情感变迁。他们的镜头下,有悲伤,有解脱,有成长,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而这些被定格的瞬间,或许会成为人们人生中一段独特而又珍贵的回忆,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下一段旅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