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资拟入主黑芝麻,创始人或退出实控人序列

8 月 4 日,黑芝麻(000716.SZ)公告,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黑五类集团”)拟将约 20% 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国有企业,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 2025 年 8 月 4 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2 个交易日。

目前,黑五类集团直接持有黑芝麻 30.25% 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李汉朝为公司实控人。若此次转让顺利完成,广西国资将取代李氏家族,成为黑芝麻第一大股东。

控股股东深陷债务泥潭

黑芝麻前身为 “广西斯壮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7 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彼时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等级公路建设和经营。2006 年,黑五类集团通过股权受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食品饮料的生产与销售。

2021 年至 2022 年,黑芝麻业绩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 1.09 亿元、1.4 亿元。2023 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 4308 万元;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 7774 万元。

今年上半年,黑芝麻实现营收 9.73 亿元,同比下滑 20.51%;归母净利润 1098 万元,同比下滑 36.88%。对于营收下滑,黑芝麻表示,主要是公司优化调整电商业务结构,压减经营亏损或无盈利的相关业务,由此电商销售业务的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2.29 亿元,减幅为 39.2%。

在业绩承压的同时,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也深陷债务泥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黑五类集团持有黑芝麻 1.99 亿股,占总股本的 26.4%,其中累计质押 1.62 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 81.58%。此外,实控人李汉朝、一致行动人李汉荣累计质押比例均为 100%。

根据公告,黑五类集团此次拟转让的股份占总股本的 20%。若此次转让顺利完成,广西国资将取代李氏家族,成为黑芝麻第一大股东。这一变动不仅将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可能对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多次跨界转型成效不佳

公开资料显示,黑芝麻的主要产品包括南方黑芝麻糊、南方黑芝麻乳、黑黑乳、南方黑芝麻酱、黑芝麻油等。其中,南方黑芝麻糊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在上世纪 90 年代凭借一句 “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的广告语,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黑芝麻糊等传统冲调类食品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数据显示,2014 年,黑芝麻糊产品销量达到历史巅峰,销量达 952.02 万件,随后逐年下行,2024 年销量仅剩 439.47 万件。

面对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黑芝麻近年来尝试了多次跨界转型。2015 年,公司以 2.56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广西容州物流产业园有限公司 60% 股权,涉足物流园区运营领域。但由于与食品主业难以协同发展,公司于 2017 年将该股权出售。

同年,黑芝麻以 7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北京礼多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00% 股权,进军电商领域。然而,礼多多在完成业绩对赌后,业绩出现大幅下滑,2021 年至 2023 年,礼多多分别实现净利润 1.05 亿元、3819 万元、-3943 万元。

2020 年,黑芝麻又涉足大健康领域,投资 6600 万元获得广西广投国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36.41% 股权。但由于该公司经营不善,黑芝麻于 2022 年对该笔投资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

2021 年,黑芝麻宣布进军新能源领域,以 1.4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江西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 51% 股权。然而,天臣新能源的经营状况也不理想,2021 年至 2023 年,天臣新能源分别实现净利润 – 2377 万元、-3465 万元、-4716 万元。

在多次跨界转型成效不佳的情况下,黑芝麻此次引入国资,或许是希望借助国资的资源和优势,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希望国资入主后,能帮助黑芝麻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大健康产业布局。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国资背景的企业通常在资源整合、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若国资入主黑芝麻,有望在资金、渠道、品牌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升级。但同时,国资与民营企业在管理理念、运营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有效融合,也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