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截胡风波:理想劝退乐道订单,蔚来高管怒挂聊天记录
8月7日,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在微博公开了一张截图,引发行业热议。图中显示,一位理想汽车销售人员正在劝说客户放弃订购乐道L90,转而选择理想i8,并称”很多L90的客户都退了,最后选我们的I8了”。

沈斐在微博上愤怒回应:”我不是一点作战都承受不了的人,如果是一张两张,就风轻云淡懒得管了,实在是有点多啊,这张算是所有张中最温和的了。”他进一步透露,类似的销售截胡行为已经多次发生,这次只是”最温和”的一例。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质疑理想销售的行为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也有人认为这是新能源车企竞争加剧的缩影。截至发稿,理想汽车和蔚来方面均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
水军横行:理想曝光”8元一条”抹黑产业链
就在销售截胡事件发酵的同时,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汤靖也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行业内的水军乱象。他晒出一张兼职群聊天截图,显示有人招募水军抹黑理想汽车,任务包括:
- 收集理想汽车的不规范行为(每条8元);
- 在理想车主笔记或视频下方恶意评论。
汤靖甚至调侃:”能不能拉我进群,我有2台车(MEGA和L9),我能一天发一千条。”这一爆料揭示了新能源车企竞争背后的”暗战”——不仅要在明面上比拼产品力,还要在舆论场上争夺话语权。
此前,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也曾公开指责乐道汽车雇佣水军抹黑理想i8,称有用户虚假评价称”i8像坐船一样摇晃,智驾还差点撞车”。随后,该用户发布”澄清声明”,承认言论系编造,目的是”钓鱼”看是否有水军恶意搞事。

新车撞档期:理想i8 vs 乐道L90,市场定位高度重合
此次争端的直接导火索,是理想i8和乐道L90两款新车的”撞档期”。
- 理想i8(纯电中大型SUV)于7月29日上市,起售价34.98万元(后降至33.98万元),主打高端家庭市场。
- 乐道L90(大型电动SUV)于8月上市,起售价仅26.58万元,BaaS模式(电池租赁)低至17.98万元,瞄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两款车型定位相近,均在30万级市场争夺用户,因此在配置、续航、智驾等方面被频繁对比。然而,理想i8刚上市就因一段”重卡碰撞测试”视频引发争议,被质疑真实性;而乐道L90则凭借低价策略快速打开市场,上市三天交付量达1976辆,跻身大型SUV销量周榜前三。
股价与销量双重压力:理想降价求生,蔚来押注乐道翻盘
- 理想汽车:纯电转型遇阻,股价下跌超5%
- 尽管理想i8首周大定近6000单,但资本市场对其纯电战略仍持谨慎态度。8月6日,理想汽车股价下跌超5%,叠加7月交付量同比下降39.74%(30731辆),其纯电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 更尴尬的是,理想i8刚上市就降价1万元,被外界视为应对乐道L90低价冲击的被动调整。
- 蔚来汽车:乐道L90背水一战,蔚来急需盈利
- 作为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L60去年销量未达预期(3月仅交付4820辆),原总裁艾铁成甚至立下”军令状”——2024年底交付破万,否则”下课”。最终,沈斐接任乐道总裁,并推动变革。
- 蔚来2025年Q1净亏损扩大至68.91亿元,创始人李斌明确要求四季度乐道三款车型(L60、L90、L80)合计月销达2.5万辆。这意味着,乐道L90必须成为销量支柱,否则蔚来盈利目标将更加艰难。
行业分析:互撕背后是新能源车企的”流量焦虑”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指出,理想与蔚来的”互撕”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
- 市场定位重合:理想i8和乐道L90均瞄准30万级家庭SUV市场,用户群体高度重叠。
- 技术路线竞争:蔚来坚持纯电,理想曾是增程式代表,但如今也推出纯电车型,双方竞争白热化。
- 流量争夺:通过互撕制造热点,吸引消费者关注,从而提升销量。
张翔表示:”如果不互撕,消费者可能转向小鹏、比亚迪等其他品牌。而通过争议话题,两家车企成功让市场聚焦在它们身上。”
未来展望:谁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 理想汽车:需要证明其纯电战略的可行性,同时应对乐道L90的低价冲击。如果i8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其高端品牌形象。
- 蔚来汽车:乐道L90能否成为爆款,直接关系到蔚来能否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如果失败,蔚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财务压力。
在这场新能源车企的”暗战”中,销售截胡、水军抹黑、舆论战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在于产品力、供应链和用户体验。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