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三伏天,酷热难耐,空调成为了人们对抗高温的得力助手。然而,你是否知道,不正确地使用空调,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诸多危害,引发令人烦恼的 “空调病”。那么,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如何科学使用空调,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空调病的成因
空调病的产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室内外温差过大,是导致空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我们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走到室外高温环境,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难以迅速适应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血管频繁地收缩与扩张,使得免疫力暂时下降,此时病原体便容易乘虚而入。
同时,空调房内空气流通不畅也是一大问题。长期关闭门窗,空气无法有效更新,空调滤网逐渐积尘,霉菌等微生物大量滋生。室内微生物如尘螨、军团菌以及有害气体如甲醛、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各种呼吸道不适症状。
另外,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抽走空气中的水分,致使室内湿度失衡。当室内湿度降至 30% 以下,远低于正常舒适湿度 40%-60% 的范围时,我们的呼吸道、皮肤、眼睛等部位的黏膜会变得干燥,屏障功能大大减弱,这不仅会让我们感觉皮肤紧绷、嗓子干痒,还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冷风直吹。很多人在使用空调时,喜欢将出风口直接对着头部、颈肩、关节等部位。殊不知,这样会使这些部位局部受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进而引发肌肉痉挛或关节不适,长此以往,关节疼痛等问题可能会找上门来。
空调病的危害
空调病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在呼吸道方面,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喉干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哮喘或支气管炎。这是因为微生物在空调环境中滋生,不断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得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损。
肌肉关节也深受其害,颈肩酸痛、关节僵硬、腰背不适等症状频繁出现。低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痉挛状态,给我们的日常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皮肤同样会受到影响,变得干燥、瘙痒、脱屑,有的人还可能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皮肤过敏反应,让原本健康的肌肤变得脆弱不堪。
从全身症状来看,头晕、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困扰着患者,部分人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对于儿童而言,可能还会出现低热症状,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科学使用空调的方法
(一)温度设置有讲究
国家卫健委《夏季空调使用健康指引》明确指出,26℃是健康节能的平衡点。在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 25-26℃较为适宜。这个温度既能有效抵御酷热,让人感觉凉爽舒适,又不至于过低,适合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等各种活动。当我们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中活动时,身体的代谢和各项生理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产生不适。
而在睡眠时,人体代谢降低,对冷更为敏感,此时将温度调至 27-28℃为佳。温度过低不仅容易导致着凉,使肌肉僵硬、关节疼痛,还可能诱发感冒或呼吸道疾病,同时也会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在适宜的睡眠温度下,我们能够更好地进入放松状态,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二)风向调节很关键
当使用空调制冷时,正确调节风向能够让室内温度更快地均匀下降,同时还能达到省电的效果。我们应让风口朝上吹出冷风,因为冷空气的密度较大,会自然下沉,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扩散下沉,使室内各个角落都能迅速降温。
更为重要的是,空调吹出的冷风湿气较重,如果直接对着人吹,危害极大。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感冒,还可能引发风湿等疾病,严重影响家人的健康。所以,在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出风口的方向,避免冷风直吹人体。
(三)风速控制要合理
风速的调节也有一定的技巧。刚开启空调时,可将风速调至最大。此时,空调能够快速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加速冷空气的循环,从而迅速降低室内温度,使空调更快达到设定温度。这样一来,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得以减少,电能也得到了有效节省。
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可以将风速调至适中或低风速了。一直使用高风速,会使人体感觉过于寒冷,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很不舒服。而且,高风速会消耗更多的电能,增加用电成本。同时,高风速还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人体皮肤表面的水分加速蒸发,让人感觉皮肤干燥、紧绷,严重影响皮肤的健康。
(四)科学换气保健康
研究表明,紧闭的室内,空调工作 3 个小时,室内含氧量就会降低,同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当空调工作 6 个小时后,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细菌开始大量生长繁殖,此时人们往往会觉得头晕、乏力,身体十分不适。
因此,夏日开空调时,学会科学换气至关重要。在刚打开空调时,空调内机会释放出多种污染物,如细菌、尘螨等。此时应先打开门窗,等空调运行 5 – 10 分钟,让这些污染物充分排出之后,再将门窗关闭,这样可有效避免污染物在室内堆积,为我们创造一个相对清洁的室内空气环境。
在高温时段,关闭门窗并辅助使用遮光帘,能够有效阻挡室外的热量进入室内,使室内温度更容易保持稳定,达到省电、降温快的效果。而在早晚凉爽时段,室外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可开窗通风 10 – 15 分钟,让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换掉浑浊的空气,保持空气清新,为我们的呼吸健康提供保障。
夜晚睡眠时,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和室内空气的新鲜,可以将窗户留条缝。这样,既能让少量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又不会因温度过低而影响睡眠,一举两得。
(五)定期清洁不可少
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空气中的各类悬浮颗粒不能完全被空调过滤装置阻隔,部分微细尘粒会进入风道,并附着在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尘粒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大量的积尘。
积尘长时间不清理,就会在空调各部件上繁殖病毒、细菌、真菌、螨虫等有害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随着空调风吹到房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
为了避免这种健康风险,建议定期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清洁和消毒。每月至少清洗一次空调滤网,清洗时,可将滤网取下,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再装回空调。每年还应请专业人员对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管进行清洗,确保空调内部的清洁,从源头上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空调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对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如老人、儿童、服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人群、免疫缺陷病患者、营养不良的人群以及近期有手术或放化疗等经历的人群,他们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空调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空调时要格外小心。要适当控制在空调房内的停留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空调环境中。
剧烈运动后,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不宜立即进入空调房。应先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片刻,让身体的温度逐渐平稳,汗水稍微消退后,再进入空调房。否则,突然受到冷风的刺激,毛孔迅速收缩,体内的热气无法及时散发,很容易引发感冒、发热等疾病。
在空调房内,要根据室内温度适当增减衣物。尤其是在进出空调房间时,要注意及时调整衣物,防止身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女性朋友在空调房内可以备一件披肩或薄外套,保护好肩部、膝部和腰腹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
此外,空调密闭环境中严禁室内抽烟。抽烟不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室内空气,还会与空调环境中的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要注意室内卫生,定期使用消毒剂杀灭与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在三伏天使用空调时,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注意各种细节,就能在享受凉爽的同时,有效避免空调病的困扰,让我们的身体在炎炎夏日中也能保持健康舒适。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清凉、健康的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