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作为秋季的开篇之节,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悄然传递着季节更迭的信息。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大自然开启了从繁茂生长到收敛贮藏的奇妙转换。虽说暑热的余威仍在,“秋老虎” 偶尔还会发威,但养生的节奏已悄然改变。那么,在这个关键的节气,我们该如何顺应天时,精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呢?

饮食:增酸润肺,拒绝盲目 “贴秋膘”
宜增酸收敛肺气
《黄帝内经》有云:“肺主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秋季肺气当令,酸性食物恰如一把精巧的钥匙,能巧妙地收敛肺气,为肺脏筑起一道温润的防护墙。像酸甜可口的乌梅,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红宝石,每一口都饱含着对肺与肝脏的滋养;山楂,那一抹诱人的红,不仅能让食欲大振,更是收敛肺气的得力助手;还有紫莹莹的葡萄,宛如串串玛瑙,咬上一口,甜蜜的汁水在味蕾上绽放,同时也在为身体的养护默默助力。苹果、柚子、石榴等,这些秋季的应季水果,同样是酸性食物中的佼佼者,闲暇时吃上一个,美味与健康兼得。
滋阴润肺正当时
秋季的燥气,如同一个调皮的精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空气中,稍有不慎,便会损伤肺脏的阴气与津液。此时,我们需要借助食物的力量来滋阴润肺、生津润燥。黑芝麻,那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炒熟后磨成粉,加入到日常的粥品或饮品中,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浓郁的香气与满满的滋养;枸杞子,宛如红色的小宝石,无论是直接嚼食,还是与其他食材搭配煮水、煲汤,都能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百合,洁白如玉,口感清甜,无论是清炒、煮粥还是炖汤,都是润肺的绝佳选择;糯米、大米,这些日常的主食,煮成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不仅能滋阴润肺,还能温暖脾胃;枇杷、菠萝等水果,富含水分与维生素,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为身体补充水分与营养;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富含蛋白质与钙,是滋养身体的优质食材。
避免吃辛辣食物
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温燥。中医认为,秋对应肺,肺喜润,不喜燥。当秋燥如不速之客般侵犯我们的肺部时,人体就容易拉响警报,出现干咳少痰、口干咽干等呼吸道症状,仿佛喉咙里有一团火在燃烧;皮肤也会变得干燥粗糙,像缺水的土地般失去光泽,毛发干枯易断,肤色暗沉无光。此时,若再贪恋辣椒、烧烤等辛辣食物,无疑是给燥热的身体 “火上浇油”,对养肺极为不利。为了我们的肺脏健康,不妨暂且放下对辛辣食物的热爱,选择更为温和滋润的饮食。
不宜盲目 “贴秋膘”
“贴秋膘”,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健康与活力的美好期许。它旨在通过合理增强营养,巧妙地补充春夏生长阶段消耗的体能,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储备充足的能量。然而,“贴秋膘” 绝非简单地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它讲究的是饮食的均衡与营养结构的合理。除了肉类,新鲜的果蔬、富含蛋白质的蛋类、奶类,提供碳水化合物的谷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豆类等,都是 “贴秋膘” 食谱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肉类的选择上,也大有学问。瘦肉固然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牛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等,同样营养丰富且各具特色,可少量多样地食用,让身体摄取更全面的营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素食在 “贴秋膘” 的征程中也能大显身手。豆类,如大豆、绿豆、红豆等,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还富含豆固醇,这种神奇的物质能够帮助身体降低血脂,为健康保驾护航;菌类,如香菇、木耳、杏鲍菇等,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素食中的珍品。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人体吸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是 “贴秋膘” 进补的理想选择。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盲目 “贴秋膘”。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本身肥胖、营养过剩,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都应谨慎对待 “贴秋膘”,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而形体偏瘦,平时食欲不佳的人,以及由于慢性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者,则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 “贴秋膘”,让身体逐渐恢复元气。
起居:早睡早起,酌加衣物
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黄帝内经》谆谆告诫我们,秋季应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立秋之后,白昼渐渐缩短,黑夜慢慢变长,大自然的生物钟悄然调整。此时,我们也应顺应天时,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早睡,宛如为身体按下了 “修复键”,能够养阴敛阳,让疲惫的身体在静谧的夜晚得到充分的滋养与修复;早起,则如同打开了身体的 “活力开关”,有助于调畅肺气,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天。这种早睡早起的作息方式,完美契合了秋季滋阴养肺的养生之道,长期坚持,身体定会回馈我们更多的健康与活力。
酌加衣物预防感冒
秋季,就像一个善变的孩子,早晚的温差较大。对于一些抵抗力或适应性较差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 “感冒危机四伏” 的挑战。为了预防感冒,我们需根据天气变化酌加衣服。清晨与傍晚,当凉意渐浓,及时添衣,为身体保暖;睡觉时,更要盖好被子,守护好身体的每一寸温暖。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那里就像一个 “病毒集散地”,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病毒 “盯上”。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子、梨等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这些水果宛如身体的 “免疫小卫士”,能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倘若感觉身体不适,切不可拖延,应及早就医,以免病情恶化,让身体陷入更深的困境。
运动:适度为宜,动静结合
适度运动保健康
秋季,人体宛如进入了一个内养收敛的神秘阶段。此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过度运动如同打开了身体的 “津液阀门”,会导致汗出过多,使人体宝贵的津液大量流失,反而对健康不利。太极拳,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一招一式都蕴含着阴阳平衡的智慧;八段锦,每一个姿势都经过精心设计,刚柔并济。这些传统健身运动,不仅动作舒缓,还能在运动中调节呼吸,滋养身心,非常适合秋季锻炼。此外,秋季早晚稍凉,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并不适宜过早晨练。不妨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傍晚,此时阳光温暖,气温适宜,身体也更容易适应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记得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让身体的关节、肌肉都 “热” 起来;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分与电解质。
推荐食谱:美味与健康兼得
雪梨百合饮
食材:雪梨、百合、冰糖。
做法:将雪梨洗净切块,与百合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熬。待食材煮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搅拌均匀,即可关火。这道饮品,宛如一杯温润的琼浆,清热润燥的功效显著。放凉后加入蜂蜜饮用,口感更加清甜,特别适合经常干咳、嗓子不舒服的人群,为他们的喉咙带来丝丝清凉与滋养。
菊花乌梅甘草饮
食材:1 克甘草、2 朵菊花、1 枚乌梅。
做法:将甘草、菊花、乌梅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焖泡片刻后即可饮用。这道茶饮,就像一位贴心的 “健康卫士”,不仅能够疏风缓急、宣肺利咽,还能改善气道高敏反应,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人群的福音。
百玉润燥汤
食材:9 克百合、15 克玉竹、15 克梨。
做法:将百合、玉竹洗净,梨去皮切块,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食材熟透。煮好后,添加适量甘蔗汁,搅拌均匀。这道汤,口感清甜,具有润肺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让干燥的身体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得到充分的滋润。
玉竹麦冬老鸭汤
食材:鸭肉 500 克、瘦肉 100 克、玉竹 20 克、麦冬 10 克、党参 10 克、陈皮 3 克、姜 3 – 4 片、盐少许。
做法:将鸭肉和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去腥;玉竹和麦冬用水泡 10 分钟,让它们充分吸收水分;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约 40 分钟至 1 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调味。这道汤,营养丰富,不仅能滋阴润肺、补气,还能温养脾胃,为身体注入满满的能量。
蜂蜜拌藕片
食材:蜂蜜、藕。
做法:将藕洗净切片,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待藕片冷却后,放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藕,性味甘凉,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 C 含量丰富;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这道蜂蜜拌藕片,是凉血生津润燥的良方,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清甜与健康的完美融合。
罗汉果雪梨汤
食材:罗汉果、雪梨。
做法:将罗汉果洗净,雪梨去皮切块,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净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 30 分钟。待汤品温度适宜时,即可饮用。这道汤,口感清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咽的功效,为干燥的秋季带来一丝清爽与滋润。
立秋养生,宛如一场与大自然的默契对话。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起居、适度的运动以及精心挑选的养生食谱,我们能够更好地顺应天时,滋养身心。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养生方式,拥抱健康,迎接秋天的每一个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