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随着一阵 120 的铃响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大门被推开。迎面走来两位面色焦急的父母,带着一位面色恐慌的男孩。他全身大汗,深大而急促的呼吸、意识模糊中夹杂的片段咿咿呀呀的喊叫,像一组错位的音符,撞碎了值班室的宁静。

男孩父母带着当地医院的就诊记录,有些仓促地询问医生:“这里能不能收治?” 出院记录上写着 “因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有攻击医务人员行为,建议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多年前,男孩被诊断为 “精神发育迟滞”,此刻正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风暴裹挟,身体的代谢紊乱与精神世界的混沌相互撕扯,让患者和他的家庭如临大敌。
“精神发育迟滞” 是指在发育阶段所表现的技能如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技能的受损,重度或者极重度患者甚至最多只能简单理解或遵从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和语言。男孩自幼表现发育和理解能力极差,至今只能简单说 “爸爸妈妈” 一两个词汇,只能简单完成一些最基本的指令性动作,无法胜任一些基本生活技能。
男孩今年 23 岁,有个特殊的喜好 —— 喝碳酸饮料。最近三个月,他对碳酸饮料的痴迷愈发严重,每天都要喝上十几瓶。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阻,可男孩根本无法理解家人的苦心,依旧我行我素。
3 天前,男孩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只是肠胃不适,并未太过在意。然而,1 天前,男孩精神萎靡,情况愈发不对劲,这才赶紧将他送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让家人们大吃一惊,男孩的血糖竟然高达 40+mmol/L,b – 羟丁酸也飙升至 6.4mmol/L,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男孩无法配合治疗,家属无奈之下,只能将他转送至浙大精中(杭州七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为何如此凶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病人比较常见的一类严重并发症。正常情况下,人体依靠胰岛素调节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当胰岛素缺乏时,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细胞被利用,血糖水平急剧升高。此时,身体为了获取能量,开始大量分解脂肪。脂肪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 羟丁酸和丙酮。在正常代谢状态下,酮体产生量较少,能被身体及时代谢利用。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酮体生成速度远远超过代谢速度,大量酮体在体内堆积。随着酮体的不断积累,血液 pH 值下降,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重症 DKA 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 “10%-25%”,尤其对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 DKA 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目前对于精神疾患合并躯体疾病严重并发症的治疗,尚依赖于在 “综合医院先行救治躯体疾病”,后转至 “精神科专科医院稳定情绪” 的治疗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弊端,对病人来说存在较高的延误治疗风险,同时对患者家属来说存在反复多处就诊的身心疲惫感。
精神科重症医学科,承担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躯体疾病诊疗。在急诊医生评估处理后,男孩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室,在具备丰富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治疗经验的医护团队治疗下,情绪逐步稳定,血糖也逐步稳定下来,尿酮转阴。后来他看到医护人员不再紧张,不会慌慌张张大汗淋漓,虽然有时仍表现得幼稚,噘噘嘴发发脾气,但也不会奋力挣扎要逃离。他的精神世界开始与现实接轨。
医生提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普通人而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饮料和食物。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糖。而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积极预防各种诱发因素,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必须尽快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