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汉长江国贸收购良品铺子股权案进入反垄断审查阶段,这场由 “一女两嫁” 引发的国资竞逐,已然超越企业并购的范畴,成为观察中国零食行业转型的绝佳切片。一边是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的股权纠纷诉讼,一边是武汉长江国贸步步为营的控股权收购,两家百亿级国资对 “江陵首富” 杨红春旗下企业的争夺,实则折射出零食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系统升级的时代转折。
资本围猎:零食巨头的价值重估
良品铺子的股权争夺战之所以牵动两大国资神经,本质是传统消费品牌在产业变革中的价值重估。广州轻工手握 24 个广州老字号品牌,亟需通过并购突破区域限制;长江国贸背靠武汉金控 860 亿营收的供应链网络,渴望借良品铺子完善冷链与零食生态拼图。两者给出的 12.42 元 / 股报价,既是对企业当下价值的认可,更是对行业转型机遇的押注。
这场资本博弈的背后,是零食行业话语权的转移。曾经以 “高端零食” 自居的良品铺子,市值从巅峰 300 亿元滑落至百亿区间,恰恰印证了行业逻辑的颠覆:当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品牌用 “白牌直采 + 低价策略” 将价格拉下 20-40%,靠包装溢价和渠道霸权的旧模式已然失效。国资的入场时机,恰是行业价值体系重构的关键节点。
值得玩味的是创始人杨红春的角色变迁。这位曾以 75 亿身价登顶 “江陵首富” 的企业家,在债务危机中被迫出让控制权,其个人命运的转折恰是中国零食品牌从 “渠道为王” 到 “供应链制胜” 的隐喻。当资本的天平向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倾斜,单纯依赖品牌溢价的时代已宣告落幕。
破局之路:从高端泡沫到质价比护城河
良品铺子的转型实践,为深陷困局的零食行业提供了突围样本。其 “五减、三提、两砍、一链” 的系统升级,本质是完成从 “高端噱头” 到 “质价比竞争” 的认知革命。将 500 多款 SKU 进行 “清洁标签” 化改造,用厚肉西梅干等 “只有原料表” 的产品回应 Z 世代的健康诉求,这步棋精准击中了行业最大痛点 —— 当消费者开始翻配料表,添加剂超标与虚假宣传的企业将无处遁形。
价格策略的调整更具行业启示意义。依托 “一品一链” 直采模式,将主力产品零售价下调 10%-40%,既避免了单纯降价导致的品牌塌方,又用 “降价不降质” 对冲量贩零食的低价冲击。这种基于供应链效率提升的价格调整,与单纯的价格战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建立在成本控制能力之上,后者则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渠道改革同样值得关注。净关 848 家低效门店,将剩余门店改造为 “社区美食集合店”,同时在抖音、美团本地生活等内容电商平台实现单品月销破千万。这种 “线下做精 + 线上做透” 的渠道策略,打破了传统零食品牌对商超渠道的过度依赖,构建起更贴近消费场景的全域网络。当零食消费从 “计划性购买” 转向 “即时性需求”,渠道的灵活性与场景适配性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行业重构:健康化与效率革命的双重变奏
良品铺子的转型并非孤例,而是整个零食行业升级的缩影。未来五年,”消费分级、健康觉醒、流量碎片化、供应链过剩” 四大趋势将深度重塑行业格局,企业必须完成从产品到组织的全系统升级。
产品端的 “健康革命” 已不可逆。减糖、减盐、减添加剂的 “清洁配方” 不再是加分项,而是生存的基本门槛。更重要的是健康概念的科学化表达:用 L – 阿拉伯糖阻截蔗糖吸收、超临界 CO₂萃取技术降低油脂含量,这些有临床数据支撑的功能升级,正在取代模糊的 “天然” 宣传,成为新的竞争壁垒。当 95 后消费者能看懂营养成分表,靠营销话术包装的健康概念将彻底失效。
供应链的 “效率革命” 同样关键。头部品牌自建灯塔工厂,导入数字孪生与 AI 质检系统,将小批量订单交付周期压缩至 7 天;腰部企业共建共享工厂,通过云端数据协同提升产能利用率。这种从 “规模效率” 到 “柔性响应” 的转变,能更好适配碎片化的消费需求。良品铺子的 “一品一链” 模式证明,谁能掌控从原料基地到终端的全链条,谁就能在价格战中掌握主动权。
渠道的 “全域进化” 正在加速。线下门店从单纯的销售终端转型为 “鲜食体验场”,现烤坚果、氮气爆米花等现场制作品类成为引流利器;线上则从货架电商转向内容电商,15 秒短视频讲透 “9 块 9 的利润逻辑”,用透明化沟通重建信任。这种 “线下有体验、线上有内容” 的全域融合,正在重构零食的消费场景与决策链路。
品牌的 “情绪共鸣” 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将 24 小时切割为 10 个微场景,为每个场景定制 20-30g 的小包装产品;通过虚拟偶像直播与 Z 世代建立情感连接;每卖出一包零食捐赠 1 分钱用于敦煌修复,实现 “利己 + 利他” 的双重满足。这些策略证明,零食品牌正在从 “味觉提供者” 升级为 “情绪陪伴者”,而这种情感价值恰恰是低价白牌无法替代的。
结语:系统竞争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双国资竞逐的硝烟逐渐散去,良品铺子的转型之路与零食行业的升级阵痛,共同指向一个结论:中国零食行业已进入系统竞争时代。单点优势难以持续,唯有产品、供应链、渠道、品牌、组织五维协同,才能构建真正的护城河。
对于企业而言,这场变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那些能将健康诉求转化为产品创新、将供应链效率转化为价格优势、将流量碎片转化为全域触达的品牌,将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正如良品铺子从 “高端零食” 到 “自然健康新零食” 的转型所示,唯有顺应消费本质、坚守价值创造,才能在资本的潮起潮落中,找到穿越周期的生存之道。
零食行业的升级,从来不只是产品的迭代,更是整个商业逻辑的重构。当健康成为硬通货、效率成为通行证、情感成为护城河,一个更成熟、更理性的行业生态正在形成。而这场由双国资竞逐引发的行业思考,或许正是中国零食品牌迈向全球竞争力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