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象:康宁大猩猩玻璃”消失”了?
曾几何时,手机厂商发布新机时,“康宁大猩猩玻璃”几乎是高端机的标配宣传点。从iPhone到华为、小米、OPPO、vivo,几乎每一款旗舰机都会强调自己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第X代玻璃”,以证明其耐摔、抗刮的特性。

但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似乎不再热衷于提及康宁大猩猩。取而代之的是:
- 小米的”龙晶玻璃”(宣称抗摔性能提升10倍)
- 华为的”昆仑玻璃”(抗摔能力提升100%)
- 荣耀的”巨犀玻璃”(抗冲击能力更强)
- 魅族的”泰坦玻璃”(号称抗摔表现顶级)
甚至苹果,虽然仍与康宁合作,但iPhone 12之后的”超瓷晶面板”更多强调的是纳米级陶瓷晶体技术,而非单纯的大猩猩玻璃。
那么,康宁大猩猩玻璃真的不行了?还是国产手机厂商在”去康宁化”?
二、真相:康宁大猩猩玻璃仍在进化,只是不再被”重点宣传”
1. 康宁大猩猩玻璃并未消失,反而在持续升级
尽管国产厂商不再频繁提及,但康宁大猩猩玻璃仍在不断迭代:
- 第六代、第七代(Victus):提升抗跌落和抗刮擦能力
- Armor(装甲玻璃):专为游戏手机、三防设备设计,抗摔抗刮更强
- Gorilla Glass Ceramic(大猩猩玻璃陶瓷):2024年最新产品,三星Galaxy S25 Edge可能首发
- 与苹果合作:iPhone的”超瓷晶面板”仍由康宁参与研发
2. 康宁的业务远不止手机玻璃
很多人以为**”大猩猩玻璃”是康宁的核心业务**,但实际上,它只是康宁**”特殊材料部门”的一部分,而该部门仅占康宁总营收的14%**。
康宁真正的”赚钱大户”是:
✅ 光通信(32%):全球光纤巨头,AI数据中心需求暴涨,业绩飙升
✅ 显示科技(27%):液晶屏幕玻璃基板,仍是全球主要供应商
✅ 汽车玻璃(AutoGrade):特斯拉、宝马等车企的中控屏玻璃供应商
✅ 生命科学、环境科技:医疗、环保等高端领域
换句话说,手机玻璃对康宁来说,只是”小生意”,人家早就不靠这个赚钱了!

三、国产厂商为何不再依赖康宁?
1. 国产自研玻璃崛起,竞争加剧
- 华为昆仑玻璃:抗摔能力提升100%,采用纳米微晶玻璃技术
- 小米龙晶玻璃:维氏硬度860,比昆仑玻璃和超瓷晶玻璃更硬
- 荣耀巨犀玻璃:抗冲击能力更强,适合游戏手机
- 魅族泰坦玻璃:多层复合结构,抗摔表现优异
这些国产玻璃在抗摔、抗刮性能上甚至超越了大猩猩玻璃,厂商自然更愿意宣传自己的技术,而非依赖康宁。
2. 手机耐摔性不再是核心卖点
- 现在手机普遍采用大尺寸、曲面屏、轻薄设计,抗摔性本身就受限
- 消费者更关注屏幕显示效果、AI功能、快充、影像,而非”耐不耐摔”
- 除非像三防手机(如AGM、Ulefone),否则普通用户对”玻璃品牌”敏感度降低
3. 国产供应链崛起,减少对外依赖
- 过去高端机依赖康宁,但现在国产玻璃技术成熟,厂商更愿意用自研方案
- 康宁的专利授权费可能也是成本因素之一
四、康宁真的”不行了”?错!它只是换了赛道
很多人误以为**”康宁不行了”,因为手机厂商不提它了**,但实际上:
🔹 康宁仍是全球光纤霸主,AI数据中心爆发让它业绩飙升
🔹 汽车玻璃、显示面板玻璃仍是行业标杆
🔹 大猩猩玻璃仍在进化,只是不再被手机厂商重点宣传
换句话说,康宁早就不只是一家”手机玻璃公司”了!
五、结论:国产替代是趋势,但康宁仍是巨头
✅ 国产手机厂商不再提康宁大猩猩,主要是因为自研玻璃崛起,且耐摔性不再是核心卖点
✅ 康宁大猩猩玻璃仍在更新,但手机业务只是其庞大帝国的一小部分
✅ 康宁真正的赚钱业务是光纤、显示面板、汽车玻璃,AI数据中心让它业绩暴涨
所以,别替康宁”担心”了! 它早就不靠手机玻璃吃饭了,而国产厂商的自研玻璃崛起,恰恰说明中国科技在进步。
今晚吃啥?不如想想:你的下一部手机,会选”国产龙晶”还是”康宁大猩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