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 2 年 8 个月后,威马汽车公众号 9 月 6 日发出《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威马汽车将于 9 月恢复工厂生产,并公布具体规划 ——2025 年确保年产销 1 万台、争取 2 万台;2029 年 – 2030 年挑战 100 万台产能,营收目标 1200 亿元。
新威马的野心:从复产到千亿营收
翔飞汽车通过公告详细阐述了威马汽车的发展规划,同时向供应商发出合作邀请。
根据公告,威马汽车制定了 “三步走” 的 2025-2030 经营发展规划。2025 年 9 月复产 EX5/E5 车型,确保年产销 1 万台,争取实现产销 2 万辆,同时海外落地泰国 KD 工厂,2026 年量产 10 万台新车。
2027 年 – 2028 年,企业年销量目标 25 万 – 40 万辆,启动 IPO 筹备;2029 年 – 2030 年挑战 100 万台产能,营收目标 1200 亿元。
产品规划方面,公告称未来 5 年企业将向市场推出 10 款以上的新产品,涵盖纯电动、增程式技术路线,产品涵盖 A00 级、A0 级、A 级、B 级、C 级的轿车、SUV、MPV 及跨界车等车型。
同时,公告显示,翔飞已全面接管威马汽车四家核心公司,将推动 EX5 与 E5 车型于 9 月在温州基地恢复量产。人员方面,翔飞已从全国各基地调配并组建 143 人的专业团队 (包括 78 名翔飞员工和 55 名前威马员工),并正在加快招聘,形成 400 人的核心团队。
此外,翔飞方面称,“供应链团队已完成与全部供应商联络,绝大多数供应商已表态愿意同新威马公司共同发展”“已经重启经销商网络的建立、海外市场已经获得明确的订单”。
新股东背后 “宝能系” 身影浮现
天眼查显示,威马汽车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3 年 9 月,注册资本 1 亿元,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黄晶。穿透股权,深圳翔飞由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 81.8198%,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 18.1802%。
其中,深圳卓凯由自然人黄晶持股 99%;深圳凤宇由深圳前海宇宏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100%,穿透股权,黄晶对深圳凤宇的最终受益股份比例为 40.69%。此外,黄晶还在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对后者的最终受益股份比例为 46%。
今年 6 月,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已经被宝能汽车 “收购”,宝能汽车正在与威马汽车交接生产资质等资产。彼时,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管理人对此并未明确回应。
天眼查显示,目前,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有 10 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 120 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限制消费令及终本案件信息。
今年 6 月,宝能汽车旗下悠宝利品牌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消息,首批悠宝利 A3 于 6 月从深圳宝能汽车工厂下线。不过,截至目前,悠宝利 A3 仍未上市。
负债超 260 亿元,曾与 “蔚小理” 齐名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成立于 2012 年,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
2015 年 1 月,威马汽车温州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开工;2016 年 9 月,威马汽车品牌正式发布;2018 年 9 月,首款量产车型 EX5 上市。2019 年,威马汽车以 1.69 万辆的销量成绩,成为造车新势力年度销量第二名。巅峰时期,威马汽车估值一度高达 470 亿元,与 “蔚小理” 并称造车新势力 “四小龙”。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威马汽车不断传出停产、拖欠供应商账款等负面消息。2023 年 10 月,威马汽车向上海第三中院申请破产重整,同年 12 月,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威马汽车的重整申请。
根据上海第三中院今年 1 月披露的信息,威马汽车等 32 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等 32 家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 34.23 亿元,负债总额为 263.68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770.32%。
在破产重整之前,威马汽车也曾寻求上市,但冲刺科创板、港股借壳、美股并购均告失败。
根据威马汽车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19 年 – 2021 年,威马汽车营收分别为 17.62 亿元、26.72 亿元、47.43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41.45 亿元、50.84 亿元、82.03 亿元,三年合计亏损 174.35 亿元。截至 2021 年末,威马汽车的净资产为 – 205.36 亿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威马前路几何?
在宣布复产的同时,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市场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车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蔚小理” 等新势力也在不断发力,此外,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新玩家也来势汹汹。在价格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新威马想要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
产品方面,威马汽车计划率先复产的 EX5 和 E.5 车型,已经是多年前的老旧车型。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两款车型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尽管威马汽车表示未来 5 年将推出 10 款以上新产品,但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也存在不确定性。
资金方面,作为威马汽车的新股东,“宝能系” 翔飞汽车自身的实力也备受质疑。目前,宝能集团仍深陷债务泥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 450 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翔飞汽车能否持续为威马汽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
品牌方面,威马汽车此前停工停产、售后服务停滞以及 “锁电门” 等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想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新威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威马汽车的 “复活” 虽然给市场带来了一丝惊喜,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威马能否克服重重困难,实现 1200 亿营收的目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