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超黑马背后的”疯子”
2025年6月,当南通珂缔缘队以领跑者姿态驰骋苏超联赛时,鲜少有人知道这支”苏超巴萨”背后的掌舵人李太镇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这位曾被妻子称为”疯子”的朝鲜族企业家,用十四年时间将一家免费青训俱乐部打造成联赛霸主,却始终在破产边缘徘徊。”孩子们赢了比赛,我发2万红包就花光6月生活费”的调侃背后,是他变卖上海四套房、负债千万的沉重代价。

二、从拖鞋厂到足球梦的起点
2004年,李太镇在上海创办拖鞋厂”珂缔缘”(朝鲜语”舒适生活”之意)。2008年迁址南通海门后,儿子李贤成在足球场上的天赋让他萌生新想法:”与其花百万送孩子出国,不如把外教请到国内。”2011年,他力排众议创立足球俱乐部,每年从拖鞋厂利润中抽出60%投入青训——这个决定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三、绝境中的四次生死突围
- 2015年资金链断裂:球员从7人激增到150人,外教团队年薪超200万,李太镇变卖上海房产支撑俱乐部,妻子回忆:”我们搬进球员宿舍,买矿泉水都要精打细算。”
- 2016年老乡驰援:同为朝鲜族的朗姿集团董事长申东日赞助国际邀请赛,俱乐部更名”江苏朗姿珂缔缘”,迎来发展契机。
- 2018年地产商接盘:中南建设集团承诺年投入1500万并建设新基地,李太镇一度看到”自负盈亏”的希望。
- 2022年地产寒冬:中南建设资金链断裂,俱乐部停发工资近一年。大年初三,李太镇向区政府求救:”再不给答复,只能宣布解散。”
四、苏超机遇与未竟之梦
2025年苏超联赛的爆发成为救命稻草。南通队87%的传球成功率、场均多跑15%的距离震惊足坛,但李太镇更在意新基地建设进度——这个承载”以足球养足球”梦想的场馆,因地产危机停滞三年后终于重启。”两个月内交付就能实现收支平衡”,他摩挲着规划图说道。
五、”疯子哲学”的坚守
面对”为何不收费”的质疑,李太镇指着训练场说:”孩子们闭着眼睛都知道队友跑位,这种默契是金钱买不到的。”他坚持不收学费、不卖球员(除国家征召),甚至自费带球员看世界杯:”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足球。”
六、未来:从草根到职业的终极挑战
随着苏超热度攀升,俱乐部估值暴涨。但李太镇更关注长远规划:”我们要建足球学校、举办国际赛事,让海门成为足球之城。”办公室悬挂的”李疯子”书法作品,恰是他十四年坚守的注脚——这个曾因变卖资产被称作”败家子”的企业家,如今正书写着中国足球青训最动人的篇章。
结语
当记者问及是否后悔时,李太镇望着训练场上奔跑的孩子们笑道:”现在让我选,我还是会这么做。”或许正如他办公室那幅字所写——真正的”舒适生活”,不在利润报表里,而在足球划过绿茵场的弧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