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以来,我国出现今年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不少地方热到气温直接破纪录。在酷热难耐的夏日,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来防暑降温。最近,网上悄然流行起一种新奇的防暑妙招 ——“抱着冬瓜睡觉”。据说,这一方法不仅能有效防暑降温,而且冬瓜保质期长,成本低廉,可谓是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一时间,无论男女老少,甚至连猫猫狗狗,都仿佛拥有了一根属于自己的冬瓜,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感到新奇。

然而,很多人心中不禁产生疑问:一根冬瓜真的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事实上,抱冬瓜睡觉这种方法并非现代人才有的奇思妙想,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曾有《夏夜抱瓜眠》一诗为证,其清凉助眠的效果背后,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结合了物理属性和中医理论。
从物理层面来看,冬瓜含水量高达 95% 以上,堪称 “天然水枕”。当人体接触冬瓜时,由于热传递原理,冬瓜能快速吸收体表散发的热量,从而给人带来凉爽之感,帮助身体降温。不仅如此,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分析,冬瓜皮作为一种中药材,水煎内服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与作用等。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为何抱冬瓜睡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暑热。
那么,哪些人适合用冬瓜来助眠防暑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科主任杨祖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般推荐那些不便开空调、风扇的老人、幼儿、孕妇可以尝试这一方法。因为对于老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可能会引发关节疼痛、感冒等不适症状;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空调和风扇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着凉;而孕妇在孕期身体较为特殊,也需要谨慎使用空调和风扇。此时,抱冬瓜睡觉就成为了一种相对温和的防暑降温选择。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一方法。对于脾胃虚寒、阳虚体质的人群而言,冬瓜的物理降温作用可能会加重他们腹痛、腹泻的症状。因为这类人群本身脾胃功能较弱,体内阳气不足,冬瓜的寒凉属性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身体不适。此外,体弱畏寒的老人、儿童即便想尝试,也需谨慎操作,可以用薄棉布包裹冬瓜,使其与身体间接接触,或者将冬瓜放在枕边,仅用于局部降温,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带来的过强刺激。值得一提的是,冬瓜升温后,只需将其浸冷水擦干,便能再次使用,十分便捷。
虽然不少网友都表示亲测有用或者打算去试试,但在使用冬瓜助眠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冬瓜表皮布满白色毛刺,如果不小心接触,很容易刺伤皮肤,因此在使用前,务必仔细洗净冬瓜表面的白毛,并保留冬瓜外皮,以确保使用安全。在睡觉时,建议采用抱着或搂着的方式,着重为四肢降温,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腹部直接接触冬瓜。因为腹部是人体较为敏感的部位,直接接触冬瓜的寒凉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借助冬瓜降温助眠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人还是需要一些更日常的防暑降温办法:
- 衣物选择与防护:穿宽松的棉麻 / 真丝衣物,这类材质利于散热吸汗,能让身体在炎热天气中保持相对干爽。同时,要注意关键部位的防护,出门时戴宽檐帽或打遮阳伞,避免头部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减少阳光对头部的伤害。午后紫外线最强时,还可以穿薄纱披肩护住后颈,防止后颈部位晒伤。此外,出汗后千万不要立即脱衣吹风,因为此时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寒湿之气容易趁机侵入体内,引发身体不适。
- 饮食调理:夏季进食应秉承清热生津,健脾化湿的原则。可以多吃冬瓜、丝瓜、苦瓜等当季瓜类,这些瓜类蔬菜大多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祛湿的功效。同时,杨梅、乌梅、柠檬等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起到清热利湿、敛汗生津的作用。但要注意,冰镇饮料虽然在炎热天气中看似能带来一时的清凉,但实际上会损伤脾胃阳气,而辛辣食物则会加重体内湿热,因此这两类食物都最好不要过量食用。
- 室内环境调节:早晚可以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午后阳光强烈,拉上窗帘遮阳,能有效阻挡热量进入室内。此外,可以在室内摆放薄荷、茉莉等植物,它们不仅能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薄荷散发的清凉气味能让人感觉更加舒适,茉莉的清香也有助于舒缓情绪。
- 运动安排:如果想要进行运动,建议选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气温相对较低,阳光也没有那么强烈,能有效避免烈日曝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运动项目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比较柔和的运动,运动时需秉承适度原则,以出微汗为宜,一旦出汗过多,不仅会导致身体脱水,还可能引发中暑等问题。运动后要及时饮用淡盐水或酸梅汤,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防暑降温至关重要。无论是尝试抱冬瓜睡觉这一独特方法,还是运用日常的防暑小贴士,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在高温天气中保持身体舒适,健康度过夏日。但在采用任何方法时,都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