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颠覆认知的减重实验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引发科学界热议——美国纽约大学团队通过基因工程小鼠实验发现,完全剔除饮食中的半胱氨酸(一种常见氨基酸)可在7天内使小鼠体重骤降30%,且减重效果主要源于脂肪燃烧而非单纯挨饿。这一数据远超常规节食或流行饮食法(如生酮饮食、间歇性禁食)的减重速度,甚至被研究者称为“代谢系统的剧烈震荡”。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减重方式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生理代价,科学家明确警告:人类切勿盲目模仿。

实验揭秘:半胱氨酸如何成为“体重开关”?
1. 靶向剔除半胱氨酸的极端设计
研究团队聚焦于一种名为含硫氨基酸限制(SAAR)的饮食策略(此前被发现可延长啮齿动物寿命)。SAAR通常限制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但研究者试图厘清哪种氨基酸才是减重的核心驱动因素。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敲除了小鼠体内合成半胱氨酸的关键基因(Cse),使实验组小鼠仅能通过饮食获取半胱氨酸。随后,两组小鼠分别接受完全剔除半胱氨酸的饮食或剔除其他单一氨基酸(如蛋氨酸、异亮氨酸等)的对照饮食。结果显示:
- 实验组(无半胱氨酸)小鼠:7天内体重下降31.5%(约相当于人类一周减重15-20公斤),其中至少15%的减重无法用食欲下降解释;
- 对照组(剔除其他氨基酸)小鼠:体重减轻多归因于厌食(如异亮氨酸、缬氨酸分别导致8%和6%的非厌食性减重);
- 恢复饮食后:小鼠在2天内反弹2/3体重,4天完全恢复,再次剔除半胱氨酸后体重又快速下降,证实该效应高度可逆且无显著器官损伤。
2. 代谢系统的“紧急切换”
通过代谢笼监测和分子分析,研究者揭示了半胱氨酸缺失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 能量来源转换:小鼠呼吸交换比(RER)下降,表明身体从依赖碳水化合物转向优先燃烧脂肪供能;
- 脂肪组织重塑:白色脂肪(储能脂肪)显著减少,部分转化为类似棕色脂肪(产热脂肪)的组织,加速能量消耗;
- 代谢枢纽抑制:半胱氨酸缺乏导致辅酶A(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分子)水平降低,迫使细胞分解脂肪以维持基本功能;
- 应激反应激活:综合应激反应(ISR)和氧化应激反应(OSR)被触发,抑制食欲并加速脂肪分解。
半胱氨酸的双面角色:从抗氧化剂到代谢关键分子

1. 生理功能的多重性
半胱氨酸是人体20种基本氨基酸之一,虽为非必需氨基酸(可由蛋氨酸等前体合成),但其独特的巯基(-SH)结构赋予其重要功能:
- 抗氧化防御:参与合成谷胱甘肽(GSH),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蛋白质结构稳定:巯基易形成二硫键,维持胶原蛋白、角蛋白等蛋白质的折叠与功能;
- 代谢参与:与维生素B5共同合成辅酶A,后者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转化为能量的必需辅因子。
2. 为何限制半胱氨酸效果远超其他氨基酸?
此前流行的SAAR饮食认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对代谢有益,但本研究首次证明:半胱氨酸的限制才是减重的核心驱动力。原因在于:
- 辅酶A的消耗:半胱氨酸缺失直接导致辅酶A水平下降,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效率暴跌,迫使身体动用脂肪储备;
- 应激反应的协同效应:ISR和OSR的双重激活不仅抑制食欲,还加速脂肪分解,形成“代谢重编程”。
人类应用的挑战与风险:为何不建议尝试?
尽管小鼠实验结果震撼,但研究者强调该策略对人类而言充满危险:
1. 半胱氨酸的普遍存在性
几乎所有天然食物(肉类、蛋类、谷物、豆类)均含有半胱氨酸,完全剔除需依赖特殊配制的无硫氨基酸药剂,而这类药剂可能破坏其他必需营养素的平衡。
2. 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 免疫与代谢紊乱:半胱氨酸参与抗氧化防御和蛋白质合成,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皮肤病变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不可逆损伤风险:小鼠实验虽显示体重可逆,但人类肝脏、心脏等器官对代谢应激的耐受性更低,极端饮食可能诱发心肌损伤或肝衰竭;
- 心理与行为影响:强制厌食与代谢紊乱可能引发暴食症或焦虑障碍。
3. 科学家的谨慎态度
研究团队指出,未来方向应是精准调控半胱氨酸代谢路径(如局部抑制其合成或利用),而非完全剔除。“我们希望通过药物或营养干预模拟部分效果,在避免副作用的前提下治疗肥胖或代谢疾病,”纽约大学教授丹·李特曼表示。
启示与未来:减重科学的边界探索
这项研究虽不提供直接的人类减肥方案,却为理解代谢调控提供了新视角:
- 代谢可塑性:身体能通过调整能量底物(如从碳水转向脂肪)和重构组织(如白色脂肪褐变)应对极端营养变化;
- 靶向干预潜力:针对ISR、OSR或辅酶A通路的药物可能成为未来肥胖治疗靶点;
- 饮食与基因的交互:基因编辑技术(如敲除Cse基因)揭示了营养素与遗传背景的复杂关系,为个性化营养学奠定基础。
科学减重的理性回归
《自然》研究的极端结果再次证明,人体代谢是一套精密而脆弱的系统。快速减重30%的背后,是小鼠为生存启动的“应急模式”,而非健康的可持续方式。对于人类而言,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与长期生活方式调整仍是减重的黄金法则。正如研究者所言:“我们探索极限案例,是为了更安全地守护普通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