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扫街榜:阿里剑指美团 “钱袋子”,本地生活服务战火重燃

2025 年 9 月 10 日,筹备数月的 “高德扫街榜” 正式上线,这一项目的揭晓,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激起千层浪。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被视作阿里重启口碑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阿里正式向美团的 “钱袋子”—— 到店业务发起挑战,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新一轮洗牌就此拉开帷幕。

高德扫街榜:重塑本地生活消费决策体系

高德扫街榜类似于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榜单,对商家进行综合评分、排名,涵盖美食、景点、酒店等多种业态。与传统点评业务不同,高德扫街榜在评价体系构建上独具特色。它参考用户评论,但不依赖用户评论,而是通过 AI 能力提升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同时引入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的信用等级提升评价可信度。此外,高德扫街榜还将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复购等行为痕迹纳入评分依据,在此基础上检验评论的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内容质量等维度,再通过 AI 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成为扫街榜的排名依据。

以杭州为例,高德扫街榜根据近一年 4205 万人的 9.1 亿次导航、181 亿公里计算,通过用户多次反复前往的 118 万家店铺筛选,并结合芝麻信用计算的真实评价生成。这种基于真实导航行为和多维度数据的评价体系,旨在塑造更具公信力的口碑,重新构建本地生活消费决策体系,引导用户从 “导航后用高德” 转变为 “决策前用高德”。

阿里切入美团 “钱袋子”,竞争升级

阿里之所以看重到店业务,是因为到店业务的利润丰厚。在到店业务场景里,平台主要提供信息撮合和流量分发服务,无需承担配送成本,商业模式更轻,利润率也更高。参考美团,其到店酒旅业务一直是利润引擎,2021 年,美团外卖的经营利润率约为 6.4%,而到店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率则达到了 43.3%。因此,阿里切入美团的到店板块,可谓是直击要害,火药味十足。

巧合的是,在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的同时,美团也宣布大众点评将正式重启 “品质外卖” 服务,通过 B 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 “AI + 真实高分” 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这表明美团也在加强自身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应对阿里的挑战。

阿里的优势与挑战并存

阿里进军到店业务,手中握有几张好牌。首先,高德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QuestMobile 数据显示,高德地图有接近 8 亿多的月活跃用户,2025 年 7 月的平均 DAU 已经达到 1.86 亿,是大众点评同期的 6 倍。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为高德扫街榜的推广和用户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阿里有相对充分的资金准备,对待本地生活的战役 “不设亏损底线”,高德扫街榜已经宣布了 11.5 亿补贴计划,这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阿里庞大的生态体系也为高德扫街榜提供了强大的协同支持,饿了么在餐饮外卖领域积累的商家资源和配送能力,支付宝海量的用户数据和便捷的支付功能,都可以与高德扫街榜实现深度协同,打造出一个集消费决策、线上支付、线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然而,阿里要在到店业务领域挑战美团并非易事。一方面,改变用户心智并非易事,大众点评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基础和庞大的商家资源,用户在选择到店消费时,往往习惯参考大众点评的评分和评价。高德扫街榜要打破用户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决策习惯,建立起自身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信任度,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另一方面,商家资源的争夺也是关键。目前来看,高德对于商家的覆盖程度,尤其是对长尾商家的覆盖还有一定提升空间。美团在商家端的优势明显,阿里需要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条件和服务,吸引商家入驻并积极参与到高德扫街榜的生态建设中来。此外,不管是大众点评还是高德扫街榜,榜单式种草都要直面来自抖音、小红书的短视频式种草的竞争,前者转化率高,后者流量足,这也给高德扫街榜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新一轮洗牌开始

随着阿里以高德扫街榜高调深入到店业务,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阿里与美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双方在到店业务领域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这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来说,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随着各大平台不断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消费者将能够获得更优质、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本地生活服务。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将促使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进步。

总之,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是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它标志着阿里与美团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阿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实力,高德扫街榜有望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重塑市场竞争格局。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战火将如何燃烧,我们拭目以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