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凭借近 4000 亿美元的财富超越马斯克,成为新的全球首富,这一消息震动了全球商业界。作为乔布斯生前的好友,埃里森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创新、竞争与传奇色彩的商业史诗。

埃里森的人生起点并不高。1944 年,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他出生前便离开了家庭,9 个月大时,他被母亲送到芝加哥犹太区的舅舅家寄养。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他内向、孤僻又叛逆的性格。大学期间,埃里森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但都未取得学位,然而他却通过自学掌握了计算机编程,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1976 年,IBM 研究人员发表的《R 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论文成为了埃里森人生的转折点。他敏锐地察觉到关系数据库的巨大潜力,当时全球计算机行业主要靠卖硬件赚钱,而埃里森却看到了数据库这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金矿。1977 年,他与同事鲍勃・迈纳尔、爱德华・欧特斯共同出资 2000 美元,创办了计算机软件工作室,后来正式更名为 Relational Software Inc.(RSI)。他们将研发的数据库项目命名为 Oracle,寓意其为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1979 年,RSI 推出了 Oracle 2.0 版本,这是全世界首个由纯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凭借与中情局的合作背景,埃里森将软件卖给中情局,虽然初期产品并不完美,但他不断改进,1983 年推出的 Oracle 3.0 版用 C 语言改写,实现了对所有主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兼容,成为关系数据库里程碑式的产品。
随着业务的发展,1982 年公司更名为 Oracle,埃里森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1986 年,甲骨文上市,埃里森所持股份立即升值到 9300 万美元,成为亿万富豪。此后,甲骨文在埃里森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全球数据库市场的领导者。
在市场竞争中,埃里森始终充满斗志。他将比尔・盖茨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无论是在商业策略还是个人生活上,都试图压过盖茨一头。这种竞争意识也促使甲骨文不断创新和发展,2005 年开始,甲骨文以 48% 的市场份额超过 IBM、微软和 SAP 三家总和,成为软件数据库领域的超级豪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爆发,甲骨文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凭借其在数据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对新技术的提前布局,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零售等关键行业,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2020 年以来,甲骨文已连续五年增长,股价涨幅超过数倍之多,市值高达 8300 亿美金,仅次于英伟达。
埃里森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商业头脑和技术眼光,还在于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领导风格。他被称为 “硅谷狂人”,生活高调,情史丰富,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领导者。他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目标,这种精神激励着甲骨文团队不断前进。
此外,埃里森与乔布斯的友谊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两人都是硅谷的传奇人物,虽然性格迥异,但却彼此欣赏。乔布斯曾为埃里森做过婚礼摄像,埃里森也是陪伴乔布斯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的少数几个朋友之一。
拉里・埃里森从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全球首富,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创新和坚持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创了甲骨文的辉煌时代,也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埃里森和他的甲骨文将继续在全球商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