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岁 “梁小哥” 的哈马征程:用脚步丈量热爱

8 月 31 日,2025 哈尔滨马拉松的赛道上,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 —— 他是来自云南昆明的梁护国,体育圈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 “梁小哥”。这位 78 岁跑者,特意搭乘 5 个半小时的飞机北上,只为完成自己与 “哈马” 的首次相遇。站在起点音乐公园音乐长廊前,看着周边独具特色的建筑,“梁小哥” 直言 “光看着就觉得浑身有劲儿”。

此次参赛,“梁小哥” 早有备而来 —— 他赛前制定了 “跑进 4 小时” 的目标,还计划挑战 “负配速”。比赛前半程,他状态极佳,仅用 1 小时 58 分就跑完了前半程,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可就在跑到 22 公里处时,右脚突然传来一阵剧痛,他只能暂时放慢脚步调整。即便如此,“梁小哥” 也没多想放弃,“既然站在了起点,就没打算中途退赛”。直到赛后回到住处冲澡,他才发现右脚大脚趾甲已经断裂,“难怪越跑越疼,当时光顾着要完赛,没顾上细看”。最终,“梁小哥” 凭借顽强的意志力,以 4 小时 20 分钟的成绩冲过终点线,这份坚持让不少现场观赛者和年轻跑者纷纷为他鼓掌。

完赛后复盘,“梁小哥” 对 “哈马” 的细节服务赞不绝口。“现在国内外办马拉松的地方不少,大的流程都差不多,真正能打动人的就是细节。” 他回忆,比赛当天存包、取包时,志愿者不仅主动帮他提行李,还耐心告知取包流程和注意事项;打开参赛包和完赛包,里面的专业补给和哈尔滨特色食品和纪念周边,“能感受到主办方的用心,难怪大家都说哈马是‘马拉松盛宴’,更是‘美食盛宴’”。

除了赛事服务,哈尔滨人的热情更让 “梁小哥” 心里暖暖的。比赛前一天,他去中央大街闲逛,想找家吃盖饭的店,走进一家面馆询问时,老板得知他的需求后,特意放下手头的活,亲自带他走到附近的盖饭店;后来上公交车时,他因不熟悉路线迷路,一位哈尔滨本地的退休市民不仅帮他查好乘车路线,还陪他走到公交站,途中还笑着说 “一会儿给你买支马迭尔冰棍,尝尝咱哈尔滨的特色”;比赛结束后打车返回酒店,司机一听他是 78 岁的跑马选手,当即拿出手机拍视频给妻子看,“你看我拉到了一位‘跑马英雄’,78 岁还能跑完全马,太厉害了!”

同时,哈尔滨的城市风貌也给 “梁小哥” 留下了深刻印象。“跑在赛道上,能看到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特别漂亮。而且这里的气候特别舒适,天空是和昆明一样的蓝天白云,空气质量特别好,跑起来一点都不觉得闷,全程都很舒服。” 他笑着说,比赛时看着沿途的风景,连脚痛都缓解了不少。

事实上,“梁小哥” 已是马拉松赛场上的 “资深跑者”。69 岁那年,他受骑友影响接触马拉松,首马就在家乡云南完成。因为早年从事游泳专业工作,有着良好的运动基础,再加上训练刻苦,“梁小哥” 的成绩提升很快 ——73 岁时在厦门马拉松跑出 3 小时 44 分 42 秒的个人最佳成绩(PB),至今已累计跑完 50 场马拉松,足迹更是遍布国内外,不仅跑过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德国柏林马拉松,还曾在马拉松发源地希腊雅典,完成了一场 “朝圣之旅”。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 “梁小哥” 日复一日的坚持。“我每天都会训练,跑量从不低于 16 公里,累了就放慢速度、减少一点跑量,但从不停练,每个月的跑量也都保持在 400 公里以上。” 为了备战此次哈马,他从今年 5 月就开始针对性训练,7 月累计跑了 495 公里,8 月截至比赛前也累计跑了 426 公里,“不管是哪场马拉松,只要我决定参加,就会认真准备,站在起点上,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跑”。

谈及马拉松的年龄限制,“梁小哥” 有着自己的理解:“马拉松是极限运动,必须年满 18 周岁才能参加,这是下限;但它没有上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想跑就能跑。我知道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跑者已经 114 岁了,我现在 78 岁,按我目前的身体状况,跑到 85 岁肯定没问题。” 而在此次哈马赛场,不少跑者和观众主动找他合影,还说 “要把照片带回去给家人看,让孩子、家人看看 78 岁的‘梁小哥’,也学学这份坚持”,这让他觉得 “自己不仅是在跑马拉松,还能为推动这项运动出点力,特别有意义”。

采访最后,“梁小哥” 直言,此次哈马虽没实现 “跑进 4 小时” 的目标,但更多的是满足和感动。“跑马拉松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 跑过 42.195 公里的极限,生活里就没什么跨不过去的坎。” 他笑着说,“如果明年哈马还能中签,我一定还来,再感受一次冰城的热情,再跑一次这条舒服的赛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