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至暗时刻”
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风光无限的“新三板跨境第一股”择尚科技营收归零,濒临退市;晨北科技(Vesync)在港股上市仅三年便黯然退市,尽管其2024年营收仍高达6.5亿美元;而曾经的百亿市值巨头有棵树,则在亚马逊“封号潮”后一蹶不振,最终走向破产重整。
这些企业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全球贸易政策剧变、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自身战略失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兴衰史,不仅是一曲跨境电商行业的挽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从粗放增长迈向精细化运营的必然趋势。

择尚科技:从“华东版SHEIN”到零营收的惨败
1. 曾经的辉煌:对标SHEIN的独立站模式
择尚科技成立于2009年,2015年登陆新三板,成为“新三板跨境第一股”。其旗下品牌CHOIES以快时尚定位,凭借10-40美元的极致性价比,曾与SHEIN旗下的Zaful齐名,畅销北美、欧洲、中东等100多个国家。
与SHEIN类似,择尚科技采用国内柔性供应链+自建独立站的模式,一度被视为“华东版SHEIN”。然而,这种看似成功的商业模式,却在短短几年内土崩瓦解。
2. 败因分析:战略失误与行业冲击
(1)产品创新不足,品牌护城河薄弱
自2017年起,择尚科技的产品迭代速度放缓,未能跟上快时尚行业的快速变化。相比之下,SHEIN凭借AI设计+小单快反供应链,始终保持市场领先,而CHOIES却逐渐被市场遗忘。
(2)营销成本失控,买量策略失效
2020年,择尚科技的销售费用高达2.02亿元,占营收的67.98%,相当于每赚10元就要花7元在营销上。然而,随着全球流量成本上涨47%,转化率却下降0.6%,买量模式难以为继。
(3)管理层动荡,团队崩溃
2023年,股权转让、实控人变更导致公司战略频繁调整,员工大量流失,到2025年6月,公司仅剩2名员工。
(4)关税与物流成本暴增
美国对华关税从30%飙升至104%,物流清关时间从3天延长至7-14天,查验率从5%升至23%。对于服装类目,关税叠加后,毛利率从35%骤降至18%,企业要么亏损,要么提价失去竞争力。
3. 最终选择:转型新能源
面对跨境电商的绝境,择尚科技彻底放弃服装业务,转向氢装备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制造,彻底退出跨境电商赛道。
晨北科技:依赖北美市场的“短命”港股上市公司
1. 曾经的辉煌:智能家居独角兽
晨北科技(Vesync)成立于2011年,旗下拥有**Levoit(空气净化器)、Cosori(厨电)、Etekcity(智能家居)**等品牌,主要市场在北美、欧洲。2021年登陆港股时,被视为智能家居赛道的明星企业。
2024年,其营收仍达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但净利润波动剧烈,市盈率长期低于10倍,最终在2025年5月退市。
2. 败因分析:单一市场依赖与政策风险
(1)过度依赖北美市场(73.6%营收来自美国)
2025年,美国终止小额豁免T86政策,并加征高额关税,导致晨北科技的核心产品(如Cosori厨电)利润率被压缩5-8%。
(2)全球合规成本飙升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要求数据本地化,企业需额外投入合规成本。
-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严格限制用户数据使用,进一步推高运营成本。
(3)净利润不稳定,投资者信心丧失
尽管2024年营收增长,但晨北科技的净利润波动大,长期低于10倍PE,最终交易量归零,被迫退市。
3. 退市后的灵活调整
退市后,晨北科技不再受港股严格披露要求限制,可更灵活应对关税、合规、专利风险,但能否东山再起仍是未知数。
有棵树:从百亿市值到破产重整的悲剧
1. 曾经的辉煌:A股跨境电商龙头
有棵树成立于2008年,2017年借壳天泽信息登陆A股,市值一度突破100亿元,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SKU超100万个,亚马逊店铺超900个,年营收最高达50亿元。
2. 败因分析:铺货模式的致命缺陷
(1)亚马逊“封号潮”致命打击(2021年)
- 284个店铺被封,超1亿元资金冻结,营收从2020年的50.27亿暴跌至17.64亿。
- 2020-2023年,累计亏损44亿元,彻底崩盘。
(2)铺货模式导致库存危机
- 有棵树采用**“广撒网多捞鱼”的铺货策略,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51天**(行业健康水平为30-60天)。
- 服饰类目库存周期长达5个月,消费者偏好变化极快,导致滞销和现金流危机。
(3)创始人套现离场,公司治理崩坏
- 三位创始人持股从100%降至1.23%,套现21亿元。
- 剩余管理层爆出**虚构收入(96.64%应收账款坏账)、资金占用(两任实控人挪用9500万)**等丑闻。
(4)股东内斗,破产重整
2024年,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新晋大股东与现任董事会爆发**“宫斗”**,公司彻底失去市场信任。
跨境电商行业的未来:从粗放增长到精细化运营
1. 行业洗牌加速:退市潮只是开始
- Newegg(联络互动)、宝信环球、沐家家居等企业相继退市。
- 华鼎股份剥离通拓科技(原价29亿收购,7亿贱卖)。
- 多家拟IPO企业撤回申请(东昂科技、威邦运动等)。
2. 核心教训:企业失败的三大共性
- 战略失误(择尚迷信买量、晨北依赖北美、有棵树铺货模式)
- 抗风险能力弱(关税、物流、合规成本飙升)
- 管理崩坏(有棵树创始人套现、晨北信息披露问题)
3. 未来趋势:精细化运营的赢家
- 品牌化(而非铺货)
- 供应链优化(柔性生产、本地化仓储)
- 合规化(数据隐私、税务合规)
跨境电商的“生死考验”
择尚、晨北、有棵树的陨落,标志着跨境电商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未来的赢家,必将是那些能适应政策变化、优化供应链、打造品牌护城河的企业。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巨头倒下),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玩家崛起)。 谁能在风暴中存活,谁就能赢得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