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斑块可以逆转!做好这 5 件事,等于给血管 “洗个澡”

你是不是也曾以为,血管一旦长了斑块就 “没救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越来越严重?别灰心!最新科学研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动脉斑块不仅可以控制,甚至有可能完全逆转!你的每一分自律,都是在为血管 “洗个澡”。

研究实锤:斑块真的能变小,甚至消失!

2023 年,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通过对 3471 名 40~55 岁人群长达 6 年的跟踪发现,积极干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让血管里的 “垃圾”(斑块)缩小甚至彻底清除。

研究人员对 3471 名 40~55 岁的人进行了长达 6 年的随访,观察他们血管中斑块的变化。结果显示:

  1. 血管斑块会发展:近三分之一(32.7%)的人血管里的 “垃圾” 变多了(斑块发生进展)。其中 17.5% 的人是长了新 “垃圾”,15.2% 的人是旧 “垃圾” 变大了(较基线时有进展)。
  2. 两个最重要的 “坏” 分子:对于已发现血管斑块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人来说,较高的 “坏胆固醇”(LDL-C)是导致新长斑块的最关键的危险因素;而吸烟是导致斑块发生和恶化的 “头号帮凶”。
  3. 斑块真的可以 “消失”:在原本就有动脉斑块的人中,有 8% 的人实现了斑块的缩小或消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与吸烟较少、“坏胆固醇” 控制得更好,且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等相关。

过去不少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出现就不可逆,只能尽量延缓。但这项研究明确告诉我们: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条 “单行道”。特别是对于中年人而言,如果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合理干预,积极控制风险因素,来实现缩小斑块,甚至达到斑块完全消退的目标。早点行动起来,为血管及时 “止损” 甚至 “逆转”,显著降低疾病风险。

做好这 5 件事给血管 “洗个澡”

如何才能让动脉斑块消退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在个人微信公号刊文建议坚持以下 5 点。

  1. 尽早干预: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但年龄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因此,若能在中年甚至青年时期开始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并在早期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比如控制过高的体重、调节升高的血压和血脂等,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至关重要。
  2. 调控血脂: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 “加速器”。了解血脂水平,尽早发现异常,积极调控,可有效延缓斑块的进展。
  3. 平稳血压:收缩压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于血压,应该尽量严格把控,把血压降低到 120/80 毫米汞柱以下,比 130/80 毫米汞柱的血管获益更大。
  4. 远离烟草:不吸烟、远离二手烟,才能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血管的损害。另外,控制饮酒、健康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措施。
  5. 定期检测:研究发现,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风险就越大。可以说,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 “风向标”。因此,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相对较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保护血管健康,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养成 7 个好习惯,斑块不找你

  1. 保持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斑块的关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控制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及减少烹饪用盐和调味品的使用,都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
  2.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身体运动也是预防斑块的重要手段。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 “垃圾”。
  3. 维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24,减轻血管负担。
  4. 保持充足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会增加细胞炎症,这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每天坚持 23 点前入睡,使血管休息好、恢复活力。
  5. 管理心理情绪: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可尝试通过瑜伽、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减少负面情绪。
  6. 积极控好三高:对于 “三高” 患者,控制病情是预防斑块进展的关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按时服药,将自己的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一些更严重的后果。
  7. 定期体检随访:定期体检可通过专业检查(如血管超声等)及时发现潜在病变。通过随访监测,医生能针对性调整干预方案,真正做到 “早发现、早治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