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会憋出肠癌?别慌,真相是……

在日常生活中,便秘是许多人都遭遇过的困扰。那种 “好几天拉不出,肚子胀胀难受” 的感觉,相信不少人都体会过。也因此,网络上关于便秘的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 “长期便秘会得肠癌” 这一观点。那么,长期便秘真的会憋出肠癌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先搞清楚:怎样算便秘?

在讨论便秘与肠癌的关系前,得先明确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便秘。一般来说,符合以下这些症状,就可能是便秘了:

  1. 排便间隔时间长:超过 3 天不拉粑粑,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每天 1 – 2 次大便或者 1 – 2 天一次大便都算比较规律的。如果排便间隔突然拉长,就要留意了。
  2. 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干硬得像 “羊粪球”,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成形且软硬适中的,干硬的大便不仅排出困难,还反映出肠道水分不足等问题。
  3. 排便过程不顺畅:拉得费劲,总觉得没拉完,这也是便秘的典型表现,有的人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时甚至更久,使劲浑身解数,却依然难以畅快排便。
  4. 伴随腹部不适:肚子胀痛不舒服,肠道内积攒了过多的粪便,就会导致腹部胀满,甚至引发疼痛。

而常见导致便秘的原因也不少,比如蔬菜水果吃太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就会减慢;水喝得不够,大便就会干结;久坐不动,身体缺乏运动,胃肠动力也会减弱;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此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怀孕等特殊时期,也可能导致便秘。

便秘和肠癌,到底啥关系?

便秘≠肠癌的凶手

很多人担心 “大便堵在肠子里时间久了,会产生毒素毒害肠道,进而引发肠癌”。其实,这种担忧虽然能理解,但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首先,大便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并没有强致癌物。其次,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医学研究都没有发现便秘会直接引发肠癌的证据。所以,单纯的便秘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肠癌。

肠癌可能 “伪装” 成便秘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肠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便秘的症状,容易被大家忽视。当肠癌逐渐长大,肿瘤可能会堵住肠道,就像水管被石头堵住一样,从而导致排便困难。原本排便正常的人,如果最近突然开始频繁便秘,而且这种便秘通过常规的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变都难以改善,吃泻药也没用,甚至还出现了血便、身体消瘦等症状,那可就得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性了。

如何区分普通便秘和肠癌 “伪装” 的便秘?

普通便秘,一般通过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运动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方式,症状就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如果出现以下这些危险信号,那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尽快去做肠镜检查:

  1. 年龄因素:40 岁后突然出现便秘,要知道,40 岁之后,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患各种疾病包括肠癌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这个年龄段突然出现便秘,一定要重视。
  2. 伴随其他症状:便秘的同时,还伴有便血、肚子痛、体重下降等症状。便血的颜色如果是暗红色,且血液与粪便混合在一起,那就更要警惕;肚子痛如果是持续性的隐痛,或者伴有腹胀,也需要及时排查;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在排除刻意减肥等因素后,很可能是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
  3. 家族病史:家族中有肠癌病史的人,如果出现便秘,更要提高警惕。因为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过肠癌,那么自己患肠癌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防癌小贴士请查收

既然便秘与肠癌存在这样复杂的关系,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肠癌呢?以下这些防癌小贴士可要记好了:

  1. 饮食均衡:每天吃够一碗蔬菜 + 一个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像菠菜、西兰花、苹果、香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 适量饮水:喝够 8 杯水,充足的水分可以使大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同时,要少久坐,尽量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
  3. 定期筛查:40 岁后,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建议做一次肠镜筛查。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筛查年龄还应该提前。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肠道息肉、早期肠癌等病变,以便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总之,便秘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肠癌,但当出现异常的便秘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肠癌等疾病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筛查,是预防肠癌的关键。记住:便秘别焦虑,但反常变化要警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