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造势:从珠宝展柜到期货市场的全线回暖
2025年,沉寂多年的铂金突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深圳水贝市场新增超10家铂金独立展柜,周大福等头部品牌同步推出100克高规格铂金金条,报价突破300元/克。中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国内铂金进口量达11.5吨,创年内新高。然而,这场看似火热的复苏背后,却隐藏着消费市场的深层裂痕。

品牌方的算盘打得精明:黄金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珠宝企业毛利率持续下滑,周大福2024财年毛利率已跌至20.5%,老凤祥等性价比品牌更不足10%。相比之下,铂金首饰成本加成率高达28%,单克利润是黄金的2倍。潮宏基财报显示,时尚珠宝(含铂金)毛利率达28.76%,远超传统黄金产品的9.10%。在黄金首饰销量同比下滑26.85%的背景下,铂金成为品牌方寻求利润增长点的”救命稻草”。
二、消费断层:Z世代的认知盲区与性价比之选
资本的热情遭遇现实的冷水。世界铂金投资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铂金首饰需求仅微增0.8%,00后群体对铂金的认知度不足30%。社交平台上,”铂金像白银””不如买金包银”的讨论不绝于耳。年轻消费者算了一笔账:铂金回收价普遍低于270元/克,而购买价高达300元/克,买卖价差超30%,远高于黄金的15%。
替代品的崛起进一步挤压铂金空间:白银期货年内上涨8.37%,金包银饰品订单量暴增156.78%,黄金租赁业务同比暴涨210%。”预算有限时,年轻人更愿意选择高颜值、低溢价的合成宝石。”业内人士指出,莫桑石、培育钻等人工材料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1/10,却凭借媲美的外观抢占市场,2023年国内莫桑钻销量增长68%。
三、工业刚需:氢能革命能否撑起铂金未来?
与消费端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领域对铂金的强劲需求。作为汽车催化剂的核心材料,铂金在燃油车时代占据37%的需求份额。随着新能源转型,氢能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单台燃料电池车铂用量达30-60克,较燃油车提升15倍。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预测,到2030年氢能领域需求将占铂金总需求的35%。
供应短缺加剧涨价预期:2025年全球铂金总供应量降至217.7吨,为五年来最低,而需求预计达247.7吨,缺口达30吨。头部产国南非、俄罗斯产量下滑,再生供应量同比下降1%,首饰回收更是因价格低、鉴定难持续萎缩。这种供需失衡推动铂金价格年内上涨40%-50%,但资本市场的狂欢能否传导至消费端仍是未知数。

四、复苏悖论:珠宝商的”铂金赌局”风险几何?
品牌方押注铂金的核心逻辑在于差异化竞争。周大福等企业正减少黄金SKU,转向翡翠、钻石等高溢价品类。然而,铂金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需与白银、合成宝石争夺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依赖工业需求的可持续性。”如果氢能车普及不及预期,铂金可能重蹈2014-2024年需求萎缩的覆辙。”分析师警告称。
当前,珠宝商正陷入两难:继续加码铂金需承担库存积压风险,放弃则可能错失工业需求爆发红利。世界铂金投资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末主要珠宝企业铂金原材料库存占比不足0.5%,折射出行业对长期复苏的谨慎态度。

结语
铂金的复兴之路注定坎坷。资本市场的炒作与工业需求的增长能否弥合消费端的断层?当Z世代更青睐”平替”珠宝时,这个曾经的”贵族金属”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在颜值经济与实用主义并行的时代,它究竟该靠什么重拾市场话语权?答案或许藏在氢能产业的爆发进度条里,也可能取决于珠宝商能否讲出一个比”保值”更动人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