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动作,轻松护血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因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长时间保持久坐不动的状态。你是否留意到,久坐之后,不仅身体变得僵硬,手脚还时常出现发麻的情况?其实,这不仅仅是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更可能是血管健康受到威胁的预警。别担心,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两个简单易行的小动作,让你在家中、办公室,随时随地就能为血管 “松绑”,守护血管健康。

久坐不动,危害远超想象。当我们长时间坐着时,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缓慢,这使得脂肪等物质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心脏泵血功能因缺乏锻炼而减弱,心血管系统对身体的供血能力下降,引发血压波动,大大增加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几率。而且,久坐还会导致肌肉骨骼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以及代谢紊乱,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轻松呵护我们的血管呢?答案就是两个简单的小动作 —— 握拳练习和踮脚。

握拳练习:手上的血管 “体操”

每天在坐着看电视、工作间隙,只需准备一个毛巾或握力球,就能开始这个神奇的 “握拳练习”。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在全球多个国家被证明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有预防作用,堪称手上的血管 “体操”。

握拳的过程中,手部血管会反复收缩与放松,长期坚持,就如同给血管做了一场特殊的 “体操”,可提升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血管弹性。同时,握力训练还能激活人体的放松神经系统,帮助稳定情绪和心率,间接降低血压。对于那些常常手凉、麻木,末梢循环不佳的人来说,握拳练习更是大有裨益。手指末梢是循环最容易 “掉队” 的地方,而握拳能让手部的毛细血管充分动起来,促进末梢循环。

具体做法如下:准备好核桃、毛巾或握力球一只,每次用力握紧,保持 1—2 分钟,注意大拇指不要接触其他四指,然后慢慢松开,休息 30 秒,一共做 4—5 次为一组,每天可练 1—2 组。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持续 8 周进行握力训练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了 10mmHg 以上。英国《高血压杂志》也建议,等长握力训练作为非药物干预,适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日常练习。

踮脚:激活 “人体第二心脏”

“别小看你的脚跟,它抬起来那一刻,小腿肌肉就在帮你‘送血’。” 踮脚这个动作,被称为 “人体第二心脏激活法”,尤其适合久坐、下肢浮肿或腿酸沉的人群。

当我们踮起脚尖时,小腿肌肉收缩,就像一个 “活泼的泵”,推动下肢静脉血流回心脏,大大减轻静脉压力。长时间坐着不动,血液循环缓慢,容易形成小腿深静脉血栓,而踮脚能让血液动起来,有效预防这个 “沉默杀手”。同时,踮脚还能让全身循环加速,有助于心脏泵血效率提升,特别适合有高血压、心衰早期的人。

进行踮脚练习时,找个稳固地面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踮起脚尖,抬高脚后跟,保持 2 秒,缓慢放下,一组做 15—20 次,每天可做 2—3 组,尤其在久坐后做,效果更佳。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发现,每天进行 “踮脚训练” 的老年人,血液回流效率提高约 40%。国内心内科专家也建议,踮脚不仅适合老年人,年轻人久坐办公,更要常练。

血管是身体的 “高速公路”,承担着为各个器官输送养分和氧气的重任,但它并不会自己维修保养。每天只需花几分钟 “握一握”“踮一踮”,就能给血管来一次贴心的小保养,帮它松松绑、减减压,避免它被 “压力” 压垮。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让这两个小动作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偶尔的运动和保养,更是日常的点滴积累。除了这两个小动作,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态,都对血管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让我们从细微之处着手,共同打造健康的生活,拥有强健的血管,享受美好的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