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前 CMO 姜海荣加盟深蓝汽车,意在破局销量困境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求变,试图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抢占先机。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汽车,也在近期做出了一项重大人事决策 —— 邀请荣耀前中国区 CMO 姜海荣出任 CEO,原 CEO 邓承浩则升任董事长。这一变动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背后不仅蕴含着深蓝汽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反映出整个汽车行业在新竞争格局下的战略调整。

长安汽车高层变动频繁,深蓝汽车迎来新舵手

自 7 月 27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晋升为新央企后,长安汽车内部便掀起了一场涉及多个品牌的人事调整风暴。在短短两周内,就有多达七位高管的职位发生变动,涵盖了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阿维塔、长安福特以及深蓝等多个品牌和业务线。这些变动彰显了长安汽车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决心。

而此次姜海荣加盟深蓝汽车,无疑是这场人事变动中的关键一环。姜海荣在通信与智能终端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丰富经验。2005 年,他加入华为,从研发工程师起步,逐步转战产品与市场领域,在荣耀品牌体系内历任产品营销部部长、海外营销部部长等多个重要职位。2021 年,荣耀从华为独立后,姜海荣出任中国区 CMO,全面负责荣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工作,成为荣耀重回市场主流并与强敌竞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打造出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例如在荣耀 X50 发布会上,现场连摔 10 部新机以验证产品抗摔标准的举动,让发布会瞬间出圈,该机型后续也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破千万的安卓单品。此外,“荣耀 50 充电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 等经典营销口号也出自他手。

此次姜海荣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接手深蓝汽车 CEO 一职,被外界寄予厚望。深蓝汽车选择姜海荣,看重的正是他在品牌营销、用户运营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卓越能力,希望他能为深蓝汽车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活力。

深蓝汽车的销量困境与发展焦虑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布局,自成立以来便备受关注。2024 年,深蓝汽车全年交付新车超 24 万台,用 29 个月就实现了第 40 万台整车的下线,这样的成绩看似亮眼。然而,深入分析其销量数据,却能发现背后隐藏的问题。

2025 年 8 月,深蓝汽车实现全球交付 2.82 万辆,同比增长 40%,环比增长 4%,其中主力车型深蓝 S05 连续 3 个月销量突破 1.1 万辆。1-8 月累计销量达 19.86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64.6%。但按邓承浩此前公布的目标,深蓝汽车 2025 年总销量目标为 50 万辆,其中国内 40 万辆,前 8 个月的成绩仅完成年度目标的 39.7%。从产品矩阵来看,除了 S05 表现较为突出外,其他车型的销量表现参差不齐。例如,7 月深蓝 S07 销量 5313 辆,1-7 月累计 4.1 万辆,同比下降 56.32%;高端车型 S09 尽管在 5 月 22 日前已获 2.12 万辆大定订单,但 8 月实际交付仅千辆出头,订单转化效率受到质疑。

不仅如此,深蓝汽车此前还陷入广告门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深蓝汽车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产品销量结构、提高整体销量,成为深蓝汽车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官上任三把火,姜海荣面临多重挑战

对于姜海荣来说,加盟深蓝汽车后,摆在他面前的是重重挑战。首先,他需要解决深蓝汽车 “有好产品讲不出故事” 的问题。深蓝汽车团队超过 85% 为研发人员,技术实力过硬,但在品牌传播方面相对薄弱,未能将产品的优势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姜海荣需要利用自己在品牌营销方面的经验,为深蓝汽车打造独特的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其次,优化产品矩阵,提升整体销量也是姜海荣的重要任务。他需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对深蓝汽车现有的产品进行评估和调整,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高各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要解决 S09 等车型交付困境和订单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产品销量的均衡增长。

此外,在用户运营方面,姜海荣也可以借鉴荣耀的成功经验。他可以构建更紧密、更具粘性的用户社区,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实现 “用户驱动” 的良性循环,提高用户对深蓝汽车的忠诚度。

而从行业层面来看,汽车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也要求姜海荣快速做出调整。随着汽车越来越像 “带轮子的超级手机”,传统车企的 B2B 思维和经销商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 C 端用户瞬息万变的需求。姜海荣需要将 3C 行业打造爆品、与用户直接沟通、构建品牌声量、快速迭代等经验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深蓝汽车的运营中。

多方协同,深蓝汽车能否突出重围

姜海荣的到来,对于深蓝汽车而言,是一次充满希望的变革尝试。而他与升任董事长的邓承浩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备受瞩目。邓承浩作为深蓝汽车的 “创始人” 和技术总工,对深蓝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把控。如今他升任董事长,能够更加专注于公司的长期战略、技术规划、供应链布局等宏观问题,为深蓝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战略指导。

而姜海荣则专注于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负责将深蓝汽车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量。两人各司其职,若能协同默契,有望解决科技公司中常见的 “技术人才不懂市场,营销人才不懂产品” 的脱节问题,推出更多 “叫好又叫座” 的爆款车型。

从短期来看,预计在姜海荣的带领下,深蓝汽车在品牌声量、营销活动、用户沟通等方面会有明显变化。发布会可能会更具互联网风格,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也会大幅提升,渠道或许也会有新的扩张或优化策略,从而对现有车型(如深蓝 S7、SL03)的销量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从中长期来看,姜海荣的市场洞察有望反馈到产品规划中,下一代新车型将成为 “邓姜组合” 成果的重要体现。若这款车能在设计、卖点定义、营销组合上实现突破,深蓝汽车有望进入一线阵营,摆脱目前 “性价比技术男” 的单一标签,成长为一个兼具技术底蕴和强大品牌魅力的成熟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不仅销量进入主流,品牌价值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深蓝汽车要想突出重围并非易事。姜海荣这位来自 3C 行业的 “空降兵”,能否用全新的理念和打法,为深蓝汽车注入活力,带领它实现月销量 4 万的目标,进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不仅关乎深蓝汽车的未来,也为整个汽车行业在人才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样本。

为您推荐